第十八章 登堂入室(2 / 3)

沉默了片刻,魯豫哼哼唧唧的問:“趙大人,不知這場戰事,我可對大人有所助益。”

趙興一招手,仆人們已經遞上走奏章的底稿,他指著那底稿說:“這次大戰,主要功勞是你與帥判官的,我隻是從中讚劃,出了些許微力而已。”

魯豫臉上抑製不住的狂喜,他這次出戰,就是想著能趁機撈點功勞,沒想到趙興將所有的功勞歸結在他與帥範身上,這令他喜出往外,趕緊表示:“瞧大人說的,在下隻是跟隨鞍前馬後,辛苦了一番而已,何能擔起如此大功。”

魯豫是提轄,官銜在帥範之上,如果趙興讓出首功,那麼他這個跑腿的人就會順理成章接過趙興不要的首功,具體指揮這場戰役的帥範反而成了聽差,這讓魯豫頗不好意思。

謙虛一番過後,魯豫勉為其難的謝過了趙興的好意,又扭捏的問:“招討,這情況可曾知會過帥大人?”

趙興拍拍魯豫的肩膀:“這事你無需多問,我的人,我自會賞賜,今後你隻要與帥大人多親近些,也就成了。”

蔡京在碼頭上帶領各級官員濃重迎接了趙興,他滿臉興奮的稱頌說:“趙招討一出港,群匪絕跡,此一番戰鬥,借趙大人的虎威,揚州航路或許能有三年安靜,沿途商人必然對趙大人此舉感激不盡,且聽我寫詩一首……”

蔡京寫完詩,其餘的人也輪番而上,一人謅幾句稱頌詩,趁著別人在那搜肚刮腸的想詩句時,蔡京一把拉過趙興,低聲說:“離人,今年開墾出來的熟地也該收回了吧,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趙興一轉念,明白了蔡京的意思:“蔡大人,揚州官員的‘職分田’老不夠數……”

蔡京不耐煩的說:“揚州富饒,職分田向來是折現銀發給官員的,揚州官員不缺錢,也不缺那點地。”

趙興又說:“揚州建立了一個指揮的馬軍,需要養馬錢。還有,此次出戰隻打了一場,搜獲的贓物要上交,兵丁們毫無所獲。”

用田產補填士兵養馬,這相當於王安石的“保馬法”,蔡京雖然是新法幹將,但在這個敏感時期他也不願惹事,於是,蔡京一搖頭,含糊地說:“一千名士兵,用二十萬畝熟田奉賞,這太過分了,不如折四,十五萬畝土地以常平價出售,剩下的五萬畝……”

趙興整理出來的熟地不應該用常價出售,因為揚州這裏雨水充足,再加上有單鍔這位水利專家存在,整理出來的那些熟田,灌溉與排水係統修的非常完善,許多地勢稍高的田地,旁邊還架設了風力水車,專門汲水灌溉。這樣的田產屬於良田,而且是最優質的水田,是非常搶手的,一般人買上,決不會出手,隻會當作子孫田傳承。

趙興當初在杭州就是從農產品深加工起步的,對農產品的綜合開發深有經驗,揚州田間為了蓄水挖設的水塘,也被他全力利用起來,種上蓮花,養上魚,螃蟹、蝦,進行綜合養殖,經他如此統籌安排,那些流民開墾出來的荒地,單位麵積的產出數倍於普通農戶。

所以這種土地用平常價格出售,已經是賤賣了。

趙興看到躲不過去,也爽快的回答:“不錯,十萬畝,這個數目剛剛好。蔡大人想的周全,這數目分一分,決不惹起禦史公害……就這樣,揚州官員上下努力了這一年,辛苦了,那些熟田就以常平價分售給官員,以酬謝官員對流民墾荒一事的支持。”

蔡京滿意的點點頭,神色平淡的補充說:“我有一家仆,最近也服役期瞞了,我打算學離人那樣,替他在揚州置辦一些產業,讓他能養家糊口,他看中了靠近青浦河的那三千畝土地,回頭我讓他去找你。”

三千畝,聽數目蔡京還不算貪,十萬畝熟田裏他隻挑了三千畝。然而,揚州是天下轉運中心,這裏的官員數目格外多,在這個三級政府所在地,扔一塊石頭出去能砸中兩名官員,到了城裏,這個比例更高了。

可這有什麼辦法,趙興一邊點頭,一邊說:“既如此,便由蔡大人召集官員,私下裏宣布此事。”

蔡京意猶未盡的咂巴了一下嘴,說:“流民隻墾了一年地,平白獲得一年的出產不說,第二年開墾的土地便歸自己,實在太便宜他們了,應該讓他們再開一年荒。”

趙興笑了:“蔡大人,秦鳳一帶流民不下百萬,我們其實還能繼續招用流民啊,有這些流民的前例在先,我們會吸引更多的人。”

蔡京點點頭,說:“也是,揚州這個大埠,自漢唐時期就有開荒,怎麼一州之中,丁口隻要十萬有餘——這不夠,我記得唐時揚州就是二十萬丁口的城市,我大宋開國百餘年,竟還趕不上唐時,太不應該。我們至少還可以遷移十萬人!離人你說是不是?”

揚州為什麼人口這麼少,趙興剛來的時候也曾為此驚訝,他私下裏請教過蔡京,蔡京的回答是:因為揚州是天下樞紐,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代魏、吳在此爭鋒百年,除了士兵,百姓不敢在這片土地立足。

好不容易太平時代來了,晉代才太平了不久,揚州稍稍恢複元氣,緊接著五胡亂華時代開始了,這裏又經過了將近一千年的大屠殺,結果樹木長的比人多。雖然大宋承平百餘年,但那些生長數百年的大樹,不是個人力量就能砍伐的,於是森林占據了土地,要將這片森林便成桑田,除非組織大規模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