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身份(1 / 3)

第三百章四十章 殺伐西夏(四)

漫咩的求援信件以很快的速度送到了軍營中,種諤非常重視城外這股騎兵,雖然根據俘虜的口供得知這股騎兵的兵力在三萬左右,但種諤是與西夏鬥了幾十年的人物,深知草原作戰騎兵的重要性。種諤可沒有本事像王順和王韶那樣的狂人,一個是少帶輜重快速突進,另外一個幹脆連糧食都給精簡了,誠然兩人冒險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將敵人死死的堵在城中,從而讓騎兵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種諤在朝中有“莽撞”之名,但為人卻是非常精細的,尤其是在打仗上更是有章有法。

種諤將對付這三萬漏網騎兵的任務交給了無心,不求完全消滅,隻要至遲他們的行動,不妨礙自己攻城便可。無心領命後便點齊自己的人馬,快速向地圖上所標注的敵人營地殺去。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處營地是漫咩的兒子在負責,而且漫咩也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信使不可能不被宋軍所俘虜,所以他特地囑咐了這些信使,如果被俘就幹脆說出援兵的位置以保住性命,不過在送給他兒子的求援信中,卻用了隱語來指揮自己的兒子如何應對緊隨而來的宋軍追殺。

無心的特種部隊自組建以來,每次戰役都是他們偷襲對方,最為輝煌的便是幹脆將李泉迫死在土丘前,並且連李清也著過他的道兒,沒想到這次卻栽在了漫咩這隻老狐狸的手裏。一萬精兵隨著無心準備偷襲對手,本來已經派出斥候將前麵的地形摸清楚後,便選擇了一塊比較有利的地形埋伏起來準備伏擊對手,並且還派出了兩千騎兵前去騷擾誘敵,如果對方沒有什麼準備的話,就幹脆殺進去鬧他個天翻地覆。

這兩千擔當誘敵任務的騎兵剛剛要接近敵人營地,便被漫咩兒子所設的伏兵伏擊了,兩千人隻逃回來幾百人,還大都受了傷,不過他們還是完成了任務,將對手引進了伏擊圈——不過對手這次來的實在是太多了,無心反而這次被“撐到”了,連打帶逃,亡命奔回到順州城外宋軍的大本營中。

這次偷襲也算不得是無心輸了,雖然開始誘敵的那兩千多人幾乎全軍覆滅,但隨後包圍敵人伏擊的時候,也大量殺傷了對手,給予追兵以重創,單論戰果來說,雙方都打了一個平手。隻不過這是無心頭一次這麼窩囊吃了大虧,半年前他被李清親衛所追殺的時候,盡管也是奪路而逃,但也沒有損失過這麼多的人,這一下便被對手幹掉了一半,他心中自然是非常氣憤的很。

種諤得知無心吃了虧狼狽逃竄回營地後,也沒有責備無心,隻不過淡淡的說了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老夫我戍邊數十年,整日生活在刀尖上,也有險些丟掉性命的時候。小小挫折對你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這次偷襲對手雖然吃了大虧,但也讓無心那顆被一連串勝利所漸漸迷失方向的心重新冷卻了下來,經過清點後才發現令他欣慰的是自己從汴都帶出來的特種部隊元氣傷的並不重,還有一千五百餘人,這一次他也吸取了教訓,不再把特種部隊成員分散到自己的新增部隊中來,而是集中了其中一千二百人重組了特種部隊,剩下的三百人則充當教官和頭領來負責訓練和指揮種諤的新增部隊。

種諤帶軍十五萬,在所有攻夏將領中,唯有王韶的南路軍可以與之相等,而且種諤所帶糧草充足,所以才不怕順州軍內外夾攻——在種諤的眼中,順州城內的黨項軍已經是他囊中之物,隻要把守好城門口不讓他們跑出來就可以了,而城外的黨項騎兵對他的威脅最大,但人數上也和他的總兵力相差懸殊,隻要他不分兵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種諤雖有“冒失”之名,但在他的軍旅生涯當中卻是最為小心謹慎的,以前每一次他肯出兵攻打西夏的時候,隻是看軍事上有無利害,而不過問政治方麵的問題,屢次在不恰當的時候出兵才得到這樣的“冒失”之名。為了穩妥的對付順州城內城外的黨項軍,他還是寫信給楊崇嶽,希望他能夠快速趕往順州,以絕對優勢殲滅順州之敵。

現在戰局變化萬千,不過總體上宋軍已經超額完成了合圍興慶府的任務,目前興慶府周邊大城除去順州還沒有攻克之外,王順領兵北上奪了定州算是徹底斷了西夏高層向北逃竄至河套平原接引遼軍的可能。由於宋軍行軍迅速,占據定州也算是暫時切斷了遼國和西夏的聯係,短時間內遼國隻能知道宋軍對西夏有軍事行動,但力度有多大就需要他們來猜了。

遼國統治高層若是魄力不夠,那就等著宋軍占據河套平原了,王順之所以在攻下懷州之後沒有就近去圍困興慶府,而繞遠道奇襲定州為的便是至遲遼夏兩國之間的信息交流,這也算是解了王靜輝對河套平原問題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