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中)(2 / 3)

“這曲子寫得不錯,是你寫地吧?”關群問。

楊華板著臉:“曲子是我的,詞是天武軍學員填的。”

“還成。”關群點點頭,敝開前襟,愜意地曬著太陽。

這個時候,捧日軍那邊有人不服了,一個聲音尖銳地大叫:“弟兄們,捧日軍的勇士們,怎麼能夠讓天武軍的新兵比下去嗎?”

“不能!”九千人同時大吼。

“向前,向前----跟我唱!”那個士兵跳到大方陣之前大力揮舞中手臂。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象太陽,腳踏著北國的大地,背負著勝利的渴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更加響亮的歌聲響起。

兩隻軍隊就這麼賽著歌,震得人耳朵嗡嗡亂響。再看看身邊一臉冷漠地陌刀隊和遊奕騎,楊華不覺宛爾。

三支軍隊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性格,龍衛軍都是老兵,冷靜而麻木,純粹的殺人機,像這樣的賽歌會他們是不屑參加的。而捧日軍則熱情洋溢,士兵多是西軍老卒,一上戰場,狂野似火;天武軍因為骨幹軍官都是學員,有一種說不出地儒雅風度,如“向前向前向前”那樣的歌曲,他們是不會唱地。

“年輕真好呀!”關群裝出一副滄桑的模樣歎息,眾人都將頭扭了過去,不再理睬。

“三裏地了!”中軍負責觀察戰況地參謀軍官大叫。

但歌聲還在如洪波洶湧般響起。

突然,楊誌突然牽著兩匹戰馬從天武軍方陣中奔出,用盡全聲力氣嘶吼:“可有勇士前去衝陣,耀我軍威!”這一聲吼他用盡丹田之氣,竟從那排山倒海的歌聲清晰地傳到每一個人耳朵裏。

“楊誌地武藝又進步了!”楊華抽了一口冷氣。

“末將願往!”兩個十四五歲的學員軍官手擎大弓走了出來。

楊華遠遠地看見楊誌將那兩匹戰馬交給兩個小孩子手裏,大聲吼:“我天武軍是最強的,不要人捧日軍笑話!”

“是!”兩個小孩子翻身上馬,朝黑壓壓的西夏人衝去,轉眼就消失在滾滾的灰塵中,再也看不到人影了。

歌聲停了下來,所有人都吃驚地看著這兩個飛蛾撲火般不要命向前衝去的小軍官。

“太亂來了,太亂來了,派小孩子去衝陣!”楊華有些惱火,正要開口咒罵,觀察戰況的參謀軍官再次大吼:“兩裏了!”

馬蹄聲、腳步聲更響,整個大地都在十數萬人地踐踏中劇烈顫抖。

楊華舉起手:“命令天武軍、捧日軍床子弩準備,弓箭手準備!”

話音剛落,兩個小黑點突然從那一團不斷逼近的煙塵中鑽了出來。兩個小軍官手上各提著一顆人頭,身上的鎧甲上插滿了西夏人的羽箭。一奔回陣前,兩個小軍官同時跳下,將人頭扔在地上,用腳踩住,大聲喊:“稟楊統製,末將幸不辱使命!”說完哈,二人身體一晃,載倒在地上。

兩個士兵飛快衝過來,將二人拖回陣去。

“萬歲!”天武軍九千人同時一聲歡呼。

黨項人在推進到離河東軍兩裏的地方停了下來,開始整頓陣型。

楊華苦笑:“這些該死地家夥,下令吧!”

中軍大旗連連晃動。

到處都是軍官們的呐喊:“著甲,著甲!”

兩萬多人同時動了起來,到處都是鎧甲的鏗鏘聲。一點有一點銀亮的閃光在

跳躍,最後終於連成了一片。

軍官們還是在大叫:“弓手,弩手、床子弩手,出陣!”

天武軍和捧日軍的空心方陣前沿緩緩打開,無數的弓、弩手排著整齊地隊型走了出去,在陣前連成一道寬闊的人牆。

黨項人在整頓好部隊之後,終於率先發動進攻。一排騎兵如一條長蛇排成一列,整齊地向河動軍衝來。

這應該是敵人的試探性進攻,大概有五百騎兵,隊型也很稀疏。

“終於開始了!”楊華伸手拍了拍不安的戰馬,“這一仗是我河東軍所遭遇的最大規模野戰,時間會很長的。”

這個時候,楊華突然想起上前天晚上那個夏國使者。

那家夥是個黨項人,可穿著打扮都是漢人儒生打扮,一到自己大營,這家夥就引經據典地說了許多說,強烈斥責河東軍背信棄義,撕毀盟約,若楊華還有羞恥之心,應立即帶兵還朝,並正式向西夏道歉,賠償戰爭所產生的損失。

這家夥看樣子很有學問,一通話說下來,讓楊華軍中大將怒不可遏,皆手按刀柄,正等楊華一聲令下就亂到分了這個噪的蒼蠅。

趙行德畢竟是讀書人,自然不肯讓這個黨項使者搶了風頭,一時不忿上前辯駁,結果被那家夥說得麵色發青,羞愧地敗下陣來。

一邊的關群也看不下去了,他仗著自己口舌便給,智計出眾,有心給這個黨項人一點厲害瞧瞧。可等他一上陣,就感覺到敵人的強大。那個西夏人在同關群辯論半天之後,突然話鋒一轉,談到君臣大義和讀書人地操守上。罵關群先侍遼人,後來又投降女真,被楊華俘虜後,轉而逢楊華為主。

完全是一個三姓家奴,人品低劣到令人發指。

隻一席話將關群說麵色慘白,袖子一揮:“我惹不起你,老子躲了!”

楊華完全把這一幕當笑話看,大笑了半天,連連搖頭:“若黨項人都是你這樣,夏國完了!說了半天,你也罵累了,你的意思不就是談判嗎?”

“正是。”那個黨項書生負手而立:“將軍要糧食,現在也搶夠了,還請盡快收兵回河東吧。我主說了,宋夏兩過乃兄弟之邦,輕啟戰端乃不智之舉。”

楊華點點頭:“我知道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我現在不想同你們議和。這樣,我打到興慶府城下時,你再來好不好?”

那個使者大叫:“將軍太自大了!”

“自大,不,我有信心。”楊華站起身來:“要和議可以,但必須同我大宋簽城下之盟!”

“告辭!”西夏使者正要走,關群突然將他叫住,對楊華說:“主公,後天是個好日子,我河東軍可與拓拔山嶽決戰。”

“後天……”楊華微一沉吟,對那個西夏使者說:“回去告訴拓拔山嶽,就定在那個日子。”他有些奇怪,實際上,楊華覺得後天決戰還是有些倉促,天氣實在太熱,穿著鎧甲在戰場上廝殺一日,士卒都有些受不了。

眼看就要到白露,隻要再等上三五日,天氣就涼快下來,那是在打仗也不遲。

可一聽關群這麼說,楊華看了一眼黃曆,後天的日子不錯,吉利。古人都講究這個,楊華覺得提前幾天決戰也沒什麼,反倒可以鼓舞士氣,也同意了。

……

觀察戰況地參謀軍官又叫了一聲:“黨項步兵出動了,總數兩千!”

楊華忙定睛看過去,西夏人的騎兵還在不緊不慢地衝著。在騎兵後麵,有一隊黨項步兵緊隨其後。

“騎兵衝陣,步兵跟進,事先又不用弓手壓陣,黨項人難道就沒新花樣嗎?”楊華抓了抓頭皮:“鐵鷂子、潑喜軍都沒有出現,看來拓拔老兄並不著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