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序幕
“聖上,怎樣的稱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能夠強盛、百姓的日子能夠富足,若是能夠如此,縱然背上些罵名,臣並不在乎!”王靜輝笑著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也知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肯定是無功而返的,沒有說什麼話,隻是苦笑的搖搖頭,不過沒有這個特立獨行的駙馬,恐怕自己將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隻要駙馬在身邊他心中總是安定些。長時間的相處中,趙頊受到王靜輝的影響非常深,也許兩人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別,但在趙頊的心中,做什麼事情駙馬都是讓他非常放心。
“愛卿,朕準備讓你的統計局也接手常平倉的清查事宜,愛卿意下如何?!”
常平倉的管理是王靜輝夢寐以求的——王安石變法最主要的財源不是來自國家財政剩餘,而是出自常平倉,有常平倉在手,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控製王安石的變法步伐,這要比他所經營的“人際關係”網好使的多。宋朝雖然實行的是“強幹弱支”的模式,將天下財富稅收盡彙京師,但分散在各地的常平倉依然有著非常強悍的實力,這都拜宋朝發達的工商業所賜——宋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幾乎能夠達到八千萬貫,地方上隻保留三年的用度,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有一個健康的常平倉在手可以給大宋打下一個非常穩固的根基,至少在麵對層出不窮的自然災害的時候,就不至於東挪西借,也可以限製地方官員斂財的程度。
王靜輝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聖上有誌於整頓官員作風這是件好事,但還是那句話——欲速則不達!臣以為要給出一個緩衝的時間,先把風聲放出去,然後過段時日再由統計局來清查常平倉的賬目。這樣一方麵可以讓地方官員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另一方麵也可顯聖上之仁慈!”
王靜輝知道底下的地方官員是沒有幾個能夠經受住考驗的,拔出蘿卜帶出泥,查貪官固然過癮,但這要是太過頭了就會有非常大的負麵效應,說不得自己將會成為犧牲品。反腐不是殺人為樂,重要的是把貪官吃掉的東西讓他們吐出來,有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怕死的,貪官有時候表現的不必那些古往今來的英烈差——危機時刻他們是寧死也鬆口的,這點在朱元璋同誌以殘酷手法來反腐的時候,其治下官員仍然前赴後繼的貪贓枉法得到了最佳注釋。王靜輝想要得到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常平倉,而不是去殺人泄憤,為了自己一向良好的“光輝形象”,他說什麼也不能夠像王安石那樣“行雷霆風暴之手段”來反腐。
皇帝趙頊聽後笑了笑說道:“改之莫不是想要借此機會發一筆‘貪官財’?!”
上次王靜輝在清理廣惠倉的時候,極大的震懾了地方官吏,為了湊足廣惠倉的缺額,東拚西湊的弄來資金收購市麵上的糧食,普通糧店吞不下,也隻有王靜輝手中才有大量的存糧,他們隻得打掉牙齒和血吞,忍受了王靜輝殘忍的“高價糧”,而且對市麵上的糧食價格沒有太大的影響。這一進一出著實的讓王靜輝賺了盆滿缽滿,就連負責糧店運轉的徐氏成員也對此感到非常好奇——轉手之間憑空獲利一多半,他們可從來沒有想過糧食居然這麼能賺錢。
王靜輝笑著說道:“為了買下北方的青苗錢,臣這裏資金緊缺的很,正好可以以此來補充一下這資金缺口。況且大宋糧食價格比較偏高,其原因並不是糧食收成少,而是因為大戶手中存糧太多,想要囤積居奇賣高價,這麼一折騰反而會讓他們把以往貪墨的糧食頭給吐出來,臣也好順便打秋風!”
“這樣也好,朕會派人放出口風,剩下來的事情據由愛卿來去做了!”皇帝趙頊對王靜輝的這種“泄密”作法非常讚賞,畢竟他也不希望把帝國底層官員一網打盡,全部都送到南方瘴癘之地去釣魚。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遠處可以望到白幹山隱約的外廓,這裏水草豐美,在保安城之戰之後,一些黨項部落便在李清的授意下驅趕著牛羊來到此地放牧。沒有戰爭日子會議美妙的,放養的牛羊可以輕鬆的賣個好價錢給南麵來的宋朝商人,而且李清收稅也並不重,唯一注意的便是不能將馬匹也賣給宋朝人,若是一旦被發現,不僅全部的牛羊會被沒收充軍,就是私通宋朝的人也會被處死。
“滴血的斷頭台並不能夠嚇退人們對財富的貪婪!”這是王靜輝給永仁和關良所常說的一句話,正是因為這句話,永仁和關良相互配合從李清的鼻子底下走私了近兩千匹戰馬——整個走私行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隻不過永仁和關良來到西北主持事務之後,宋夏之間的走私貿易變得更加猖獗起來。其中雖然也有失手的時候,李清的刀口上也沾染了不少鮮血,但完全不能夠抵擋宋朝商人施加給黨項牧民的利益誘惑——賣個宋人馬匹的價格是他們賣給李清的五倍,即便如此永仁和關良也大呼便宜,隻要有的賣,他們就敢買,從來都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