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五章 形勢(1 / 3)

施世膘傳回廣州的消息並沒有詳細說明他與那隻西班牙艦隊戰鬥的起因與過程,隻是簡短的描述了一下是那隻艦隊首先對他所率領的南海水師無故挑釁,他為了天朝顏麵,才不得不與之一戰。

不過,事情終究還是有能夠弄清楚的時候。

這也是為什麼維金斯等西班牙人感到輸的冤枉的原因。

呂宋離得淡馬錫其實並不是很近,可馬六甲海峽畢竟是海上要道。以前,那些殖民者們也並不是沒有看到淡馬錫的重要性,關鍵是他們在東南亞各方勢力相差無幾,誰有那個實力敢把那裏封住?那樣的話,他們隻會招來各方一致的攻擊。而且,曆年以來,歐洲人眼中的殖民重地一直是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在那裏,他們有著絕對的優勢,兩片大陸每年也都向歐洲輸送巨額的款項,遠非東南亞以及與清朝的貿易可比。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為了一條通往東方的道跑而激起各國之間的敵意了。當然,這裏麵最重要的還是東南亞隻是些島嶼,不能與大陸的地位相提並論。

而地位相對而言的不重要,也自然就代表著在這裏各國艦隊都並沒有多大的實力。一隻殖民地的小型艦隊跟大清國四大水師之一的精銳對上,也難怪維金斯會鬱悶的不行。

不過,這還不算是最讓西班牙人難受的,最讓他們難受的是,這場冤枉仗本來是不必打的。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施世膘占據了淡馬錫之後,一麵派人通知柔佛國王,希望取得在淡馬錫的駐兵以及築城權;一麵派人安營紮寨,建立軍營,希望能盡快地先把碼頭和營地建立起來。

本來,在派人探察南下的海路的時候施世膘就已經派人跟柔佛國王談好了的。柔佛國王雖然以前沒見過清朝人,隻知道清朝是北方的一個大到不能再大的龐然大物,連他們眼裏的強國安南和暹羅,都遠遠比不上,還要對這個大清國俯首稱臣,年年納貢,所以,如果能傍上這麼一個大樹,自然十分有利於日後過活。於是,柔佛國王沒有多做考慮就同意了施世膘的請求。甚至於,這位國王還派了一些人去幫著施世膘建造營地。

可是,柔佛王國並不是與世無爭的。這些年,這個王國一直在在跟荷蘭人、葡萄牙人還有一個叫亞齊的國家交戰,而且還是處於劣勢。所以,聽說柔佛人居然在淡馬錫開始建立要塞,那些一直與之交戰的荷蘭人就發火了,立即就開著船要去搞破壞,而且,他們還挺狂妄,就隻開去了一艘戰船。這一下,這些人撞到了鐵板上。雖然施世膘的手上沒有滿洲水師那樣的大型戰船,可他他這回帶來的依然還是有十幾艘戰船。所以,當他派在外麵巡邏的那艘戰船受到荷蘭人的攻擊敗逃回來之後,他立即帶隊反攻了回去。十艘對一艘,施世膘就算再屁也不可能打輸。所以,那些荷蘭人被打跑了。

事情就是在這裏發生了變化。

如果一切不變的話,頂多也就隻是荷蘭人,大不了再加上葡萄牙人跟施世膘結些仇怨,可是,那艘被打跑的荷蘭戰船偏偏就遇到了正在拉練的西班牙呂宋艦隊。那個帶頭的荷蘭人頭目看到有五艘大型戰船為主力的呂宋艦隊,便以一袋寶石為代價,要求那隻艦隊的指揮官幫他剿滅一幫“土著”。在他看來,五艘大型戰船,足以消滅施世膘率領的那隻“海盜”船隊。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那呂宋艦隊的指揮官也挺實誠,接過那荷蘭人頭目的錢之後,立即命令艦隊轉向,兵發淡馬錫。

本來,如果那個指揮官能夠心細一點兒的話,還不至於將事情搞到那麼糟糕的境地。可是,事實是不幸的。或許是狂妄地過了頭,施世膘的兵與柔佛王國的土著之間那明顯的區別居然愣是沒有人注意到。要知道,呂宋跟隨中國大陸不能算遠,海盜與清朝海軍之間的明顯差別,這隻艦隊的指揮官並不陌生,相反,他應當是能夠認得清楚的。可他卻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當然,或許他注意到了,可是,呂宋艦隊的小船也不比施世膘的主力戰船小,所以,他們可能是存著殺人滅口的心思。畢竟,在呂宋,華人因為沒有人撐腰,地位並不高,也一向為西班牙人瞧不起。再加上淡馬錫跟隨大陸很遠,南洋也大多是西洋人的地盤兒,他也並不怕走漏消息。

但是,事實總是讓人感到無可奈何。狂妄的西班牙艦隊沒有料到,最終的戰果卻是施世膘以損失一半的戰船為代價,幾乎全殲了他們的呂宋艦隊。

為什麼會有這種戰果?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施世膘的船小、炮少!

因為船相對而言較小,再加上火力不足,所以,施世膘在一開戰就放棄了跟呂宋艦隊的正麵對決,而是用主力戰船全力纏住呂宋艦隊,然後,利用“五點梅花陣法”將呂宋艦隊的“線形隊列”分成幾段,形成局部圍攻以後,用輕巧的快船架設火炮進行艉射。這正是當年鄭成功以絕對的劣勢打敗了荷蘭人的艦隊所用的戰法。施世膘的老子就是施琅,在戰術上一脈相承,自然不可能不會這一套。而呂宋艦隊卻一直沿用線型隊列,隻想依靠火力來跟施世膘的水師來一場火炮對射。所以,他們敗了。五艘主力戰艦三沉、一傷、一逃,其餘小些的戰船也是或逃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