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二章 兩個阿哥(3 / 3)

“四阿哥的話於某不敢苟同。四川在我看來,其實並不能算得上是用武之地。”於中雖然不知道胤禛的心思是這麼的七彎八拐,可是,對這個未來極有可能成為雍正皇帝的四阿哥,他的心裏存在著一種本能的抗拒。他不喜歡那種睚眥必報、小肚雞腸的人。

“人盡皆知,四川上聯陝甘,下通雲貴,西接青藏,其間各族雜居,衝突不斷。於軍門攝四川提督一職,日後雖然未必會動用大軍,可出兵次數必定不少,怎麼反而說四川並非用武之地呢?”胤禛奇道。

“都是自己人,打來打去有什麼勁兒?其實四川之所以各族衝突嚴重,其原因無非是各族受迫過於嚴重,再加上地形原因,各地交通不便,不能很好的交流,產生了許多誤會……說起來也真是好笑。滿人瞧不起漢人,漢人又瞧不起其他民族中人,一層層的瞧不起下去,自然不可能和平相處。可是,曆來的官員,總是隻想到以武力解決這些事情,忘記了那些被他們所攻打的部落民族其實都是自己的國人。其實,想要解決這種自己人之間的矛盾,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武力,而是應當求同存異,去尋求相互之間的共同利益。”於中說道。

“說的好!”胤禛猛地拍了一下手,“官員貪腐無度,壓榨百姓。出現事情,隻知道袒護自己人,卻不問事情的起因。四川確非將軍用武之地,概因貪贓與枉法二‘賊’乃天下禍亂之源。於軍門所言,真是大得我心!”

“嗯?”於中沒想到這位四阿哥居然會如此讚同自己的話,忍不住先是一愣,不過,他馬上就明白了胤禛為什麼說了。這是誰啊?四阿哥胤禛。雖然皇子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在另一個時空當上皇帝之後更是幾乎受到了全天下仕紳的反對。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有著一顆為了大清王朝不惜以一己之身受天下詬病的壯烈之心。對於貪官汙吏,這位四阿哥可是從來沒有手軟過。而且,當上皇帝之位,他還推行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新政,將人頭稅這種極不公平的稅收轉嫁到了土地之上。甚至有人將他稱為是“劫富濟貧”的皇帝。不過,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心思,他的所作所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對百姓有好處的,上下幾千年,於中還真沒有聽說過第二個這等人物。

“可惜啊,你的所作所為隻是暫時的。而且,你的行為隻是一種短暫的療法,隻是對農業經濟進行了維護,對整個國家的長遠利益並沒有什麼好處。”於中看著胤禛,暗暗搖了搖頭。如果不是這位四阿哥實在是太難伺候,跟著他沒有安全保障,而且他的想法也是想繼續維護他大清朝的統治,所作所為也隻是以犧牲國家其他產業的活力來鞏固農業的地位,見識有限而且難以勸服,以他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性格,如果用來推行新的經濟與軍事政策,清朝走向世界的步伐必然會比現在的速度還要快上十倍甚至更多。……可惜了!

“於軍門?你怎麼不說話?”胤禛看於中沉默了下去,又開口問道。

“嗬嗬,其實於某是在思考剛才四阿哥所說的話!”於中答道。

“胤禛一時妄言,讓於軍門見笑了!”胤禛拱手說道。

“不能算是妄言。可是,四阿哥,於某卻認為你的話有些過激了!”於中笑道。

“哦?那不知於軍門以為該當如何?”胤禛雖然臉色不變,可語調卻稍稍帶上了一絲不易為人所察覺的不悅。在行事上,這位阿哥確實是一個極為審慎而且有分寸的人,可是,在待人處事的態度上,他的性格就顯得過於急燥了。容不得異議!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康熙還曾特意賜給他一副“戒急用忍”的字幅,以為警示。

“世上那麼多的事情,哪能一言而盡?其實,四阿哥此次去安徽,隻要多看一看,差不多就應當能明白於某所說的意思了。凡事嘛,惟在‘利益’二字!”於中笑道。

“利益?哼。於軍門,光是考慮自身的利益,豈不是有違臣子之道?如此一來,‘國家’二字,又該置於何處?”胤禛微哼一聲,問道。此時的他已經忘記了想要試探於中的本意。

“嗬嗬,四阿哥不用著急。於某的意思其實說白了,不過是:最大可能的照顧到各方的利益!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求同存異’!畢竟,這世上沒有什麼人能做到‘完美’。把國家之下的各方都照顧好了,不就是照顧好了國家麼?”於中又笑了笑,朝胤禛抱了一下拳,轉身回自己艙裏去了。……他已經說得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