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知心話?(1 / 3)

“你去聽審了?”

康熙聽到曹寅的報告之後,有些驚訝地問道。就在胤禛回來向他報告了馬德審案的情況後不久,曹寅也來了。跟魏東亭一樣,曹寅也是他的奶兄弟,而且,同樣也當過他的侍讀,也曾經一起跟鼇拜動過手,所以,兩者關係不比尋常。隻是,他沒有想到,曹寅居然會打破以往不與什麼人相幹的規矩,跟著馬德一起去聽審。他記得曹寅好像應當跟太子的關係不錯呀。

“馬德本來想邀請魏大哥去的,魏大哥就把這事托到了奴才身上。奴才也是沒有辦法!”麵對康熙的提問,曹寅答道。

“哦?東亭怎麼會插手此事?”康熙問道。

“回主子。並非魏大哥有意插手。隻是馬德有邀,他又是江南總督,魏大哥也不好駁了麵子。為了怕人說什麼,這才讓奴才去的。再怎麼說,奴才的這個江寧織造總比魏大哥的四省海關總督的份量輕一些。”曹寅躬身答道。

“不好駁了麵子?這可不是魏東亭的做派!他雖然向來不喜歡與人結怨,可是,總也不至於連馬德都的麵子都駁不過去。何況,馬德也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呀。”康熙有些不解地問道。

“馬德不是不講理的人?”曹寅聽了康熙的話,頗感有幾分好笑。馬德當時為了讓案子能繼續進行,毫不猶豫地就罷了王彀的知府之職,那股橫勁兒可不是其他什麼總督巡撫能有的,當時王彀可還沒有定罪呢。不過,他也不好反對康熙說的話,隻得又接著向康熙講道:“回主子,奴才和魏大哥幾個欠著馬德的人情,所以,如今馬德有所求,又不是有礙國法律條,奴才們礙於這份人情,這才不得不出麵聽審。”

“哦?你們居然欠著馬德的人情?”康熙奇怪了。以魏東亭、穆子煦以及曹寅三人的謹慎,居然也會欠上馬德的人情?要知道,魏東亭和穆子煦兩人一向都是不怎麼與人交往的,曹寅雖然自恃才學,交往不少,卻也很少跟官吏們攪在一起,怎麼一下子三個人居然都欠了馬德的人情?

“給朕說一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康熙麵色有些凝重地問道。

“主子其實不用擔心,奴才幾個當然不敢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馬德隻是提醒了奴才和魏大哥幾人不要賒欠國庫銀兩而已!”曹寅看到康熙的神色,急忙答道。他可不敢引起康熙的什麼誤會,他們這幾家全都是靠著康熙才能這麼風光的,要是康熙突然對他們打個噴嚏,那麼多眼紅他們這些肥差的人,恐怕就要像惡狼一樣撲上來了。就算沒有什麼過錯,這些人恐怕也能把他們咬得體無完膚。

“你說你們歸還國庫銀兩的事情是馬德提醒你們的?”康熙更加奇怪了。他本還以為是魏東亭幾個人自覺歸還所欠銀兩呢,想不到居然還是經過別人的提醒。

“回主子。確實如此。前兩年,魏大哥奉您的旨意去向馬德問話,兩人閑聊時提到了這個,魏大哥這才催促我們快些歸還欠帳,以免到時為人所指摘,主子您麵子上不好看。”曹寅躬身答道。

“原來是這樣!你們呐……”康熙指著曹寅,歎了口氣。曹寅的話讓他聽著很舒坦。以免他麵子上不好看!這說明曹寅和魏東亭幾個是把他看得比很多東西都重要啊。寧願把他南巡駐蹕的花費攤到自己的頭上,也不願意讓他丟掉了麵子。果然不愧是他的心腹中的心腹,知道主動為主分憂。

“對了,主子。奴才這兒還有馬德關於李毓昌一案的奏章!”曹寅又遞給康熙遞過去一份奏折。

“嗯!”康熙接過奏折,也不翻看,隻是又接著向曹寅問道:“你既然去聽審了,那朕問你,你覺得馬德審案審得如何?”

“這個……奴才覺得馬德如果去抄家的話,肯定是一把好手!”曹寅笑了笑,說道。

“抄家的好手?你就這麼看?”康熙拈須問道。那位四阿哥胤禛回來的時候,對他說的是“馬德心思縝密,動如雷霆,根本就不讓人有翻盤的機會”,可聽曹寅這話,評價似乎不高啊。

“奴才覺得,馬德是想借李毓昌一案鎮懾江蘇官員,所以,審案之時,才特意借題發揮。為的就是告誡江蘇的官員,讓這些人以後莫要犯到他的手裏。不過,他這麼做,很容易將江蘇的官員都逼到對立的方向上去。他以前不來江蘇,就是因為他在江蘇的官員之中沒有什麼人緣兒,現在他不想著和光同塵,卻意圖以強勢壓服,奴才覺得他這是在行險!何況,江蘇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本地百姓都有一股傲氣。官員亦是如此。馬德如此強勢,奴才不僅怕他無法達成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聽到康熙的問話,曹寅又接著解釋道。

“嗬嗬,你的意思莫非得是大才子才能在江蘇做官?”康熙笑問道。

“主子說笑了。奴才不是這個意思。不過,奴才確也聽說過江蘇有人諷刺馬德沒有經過科舉,是……”曹寅說到這裏,看了看康熙的臉色,沒有再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