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無毒不丈夫(2 / 3)

“看來得給那幫這夥提醒一聲才成,要不然,以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趙申喬偷眼看了看馬德,暗暗決定道。

“私自扣壓朝廷命官,莫說你隻是區區一個總督,就是親王貝勒也沒那個資格,馬大人,你可不要以為本將軍沒有提醒過你!”蘇努並不知道自己和馬德的對話已經居然會讓趙申喬主動出頭為馬德“辟謠”,他現在想的就是讓馬德放人。

“哈哈,蘇將軍您既然這麼說了,馬某自然不能不賣您一個麵子。不過,這林永升畢竟是身有嫌疑,所以,蘇將軍您得先留一份憑據,馬某才能放人啊!”馬德依然笑容滿麵地說道。

“如果我不願留憑據就想把人帶走呢?”蘇努沉聲問道。

“可以!林永升走,蘇將軍你留下!”馬德微笑道。

“你大膽!”蘇努一拍桌子,憤而起立。

“嗬嗬,蘇將軍。我不是大膽。我這叫……有備而來!”

馬德突然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刹那間的嚴肅讓蘇努的火氣竟不自覺的壓下去了許多,旁邊一直沒有插話的徐祖蔭更是心中巨震。馬德的突然變臉讓他也終於明白了此人這次所有行動的目的:什麼李毓昌案?這隻是一個放在前麵的引子。這個馬德,不僅是要籍此正式主掌江蘇,他還要把太子一黨在江蘇的勢力全部清除啊!

“他怎麼提前知道蘇努是太子安插在江南的?”徐祖蔭低下了頭,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手裏的供詞!從剛才到現在,他一直都還沒有翻開這東西。

……

“日本天皇東山的特使來到江戶,不久將返回京都,返京之前,特使要到德川綱吉將軍家作禮節上的拜訪。德川綱吉命人準備禮物,讓特使帶給天皇。

見麵之日,德川綱吉令手下朝臣排列在下,恭候東山特使。然儀式快要開始時,播州赤穗(現日本兵庫縣赤穗市)藩藩主淺野內匠(此淺野並非以前的那個淺野)突然出刀砍傷高家的家主吉良上野,吉良上野重傷,淺野內匠被眾人擒下。德川綱吉對在這樣重要的日子裏發生這種流血事件非常氣憤,下令淺野剖腹自殺,並沒收其領地,剝奪所有的播州赤穗藩士與武士的俸祿,讓淺野的弟弟閉門(=不能作為藩主)。不過,德川綱吉對吉良沒有任何處分。

淺野內匠剖腹自殺。死前唱到:‘風吹花飄落,*可可。奈何奈何。’為江戶人所憐。

消息傳到赤穗藩,赤穗藩諸藩士無不義憤,然懾於德川綱吉之威,不得不將赤穗藩交給幕府。藩士們由此變成浪士。之後,浪士之中有人提出為淺野內匠複仇,吉良知道情況不好,向幕府提出隱居。隱居就是辭職,如是一來幕府就不能再對他進行處分。德川綱吉同意了吉良隱居。然而,吉良上野在回歸藩地的途中受到了一百三十餘名赤穗藩浪士的截擊,重傷身死,頭顱亦被砍下!

德川綱吉聞訊,下令參予截擊的浪士全體剖腹!然浪士之中有數人未曾接令,逃至長洲藩毛利家托庇。德川綱吉令身在江戶的毛利家家主毛利暢夫交出凶手,毛利暢夫以諸浪士為主複仇,符合‘武士道’精神為名,不予回命。德川綱吉大怒,下令擒拿毛利暢夫,毛利暢夫由江戶逃回長洲藩。德川綱吉此舉引起諸多不滿,諸藩震動。

……”

就在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江蘇的時候,遠在東南的台灣,年羹堯也剛剛接到了一封來自日本的情報。

“好好好,這群日本人果然要鬥起來了。項鈴兄,咱們可要發財了!”

念完這封情報,年羹堯立即連連叫好,一邊大笑,一邊轉手又把情報交到了身邊坐著的另外一個人手裏。

“亮工,這日本人內鬥,關你什麼事?你有什麼好高興的啊?”那個被年羹堯稱為“項鈴”的人大概三四十歲,麵皮白淨,唇上帶著幾縷細長的胡子,雙目流動之間禁不住流露出點點精明,身穿一件四品頂戴的官服,看著年羹堯有些失態的表現,有些不解地問道。

“項鈴你不明白。我等的就是這個時候。這些日本人一旦開始內鬥,才是咱們的好時光啊!”年羹堯笑道。

“亮工兄,別怪我沒提醒你。你可不比那個於中。人家是有皇上撐腰,可即便如此,也險些鬧個灰頭土臉,你沒有那麼深的背景,如果亂來,四爺可未必就能保住你!”那“項鈴”兄說道。

“嗬嗬,你戴鐸的心思我還會不知道?不就是怕我一走,連帶著把這台灣的兵馬也帶走了,你這個新任台灣知府壓不住場麵嗎?”年羹堯對著那“項鈴”笑道。

“是啊。台灣現在可是個馬蜂窩。我可是真怕你萬一走了就會有人惹出事來。我一個文弱官員,哪能鎮壓得下去?”戴鐸笑笑,承認了年羹堯的猜測。他和年羹堯一樣,都是四阿哥胤禛的親信。不過,比起年羹堯,他跟那位四阿哥的親密程度還要更上一層樓。哪怕就是年羹堯把自己的妹子嫁入了四貝勒府當了側福晉,也比不上戴鐸在胤禛麵前的份量。最起碼,現在的年羹堯還比不上。就是這個戴鐸,察覺到康熙對兒子們的奪位行動十分敏感,對胤禛做出了:做英明的父親的兒子難,“過露其長,恐其見疑;不露其長,恐其見棄”的結論。也就是說,胤禛如果想爭位,麵對的將是露長也不是,不露長也不是的一個兩難局麵。而對此,戴鐸又為胤禛出了四個字的主意,那就是“孝、敬、勤、忍”四條。孝,康熙身為皇帝,可以說是自幼便父母雙亡,從繼位之日起就生活在內憂外患之中,最想要的,除了國家安定,皇權穩固之外,就是“天倫之樂”一條,可諸皇子以大、二兩人為首,向來交火不斷,根本就不顧他的感受,且讓他十分煩心,所以,如果能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一個“孝子”的麵目來,必然會得到康熙歡心;敬,敬父敬兄敬弟!敬人一尺,得到的回敬就有可能是一丈,就算什麼也得不到,失去的與肯定比不敬要少的多;勤,胤禛才能並不高,在康熙這麼一個博識好學的父親麵前,要想得分,就隻能靠“勤能補拙”這一條;忍,現在胤禛的實力相對於其他皇子來說,隻能算是不入流,如果想最終獲勝,就隻有忍耐,在暗地裏默默的發展自己的實力……戴鐸就是憑著這幾條建議獲得了胤禛的重視,要不是後來又有了一個更加機敏的鄔思道,胤禛是不會輕易放這麼一個重要的謀士出來做官的。(雍正繼位後,戴鐸不久便即獲罪,被發往年羹堯軍前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