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難道那於中和馬德,還有費迪南三人拉攏不得?”九阿哥胤禟一臉精明相,卻不明白自己這位大哥是什麼意思,隻得出言問道。
“當然拉攏不得。先別說你們拉不拉得動人家,就算拉過來了,他們完蛋,你們也別想好過!”胤褆沉聲說道。
“大阿哥,為什麼這麼說?”揆敘問道。
“為什麼?……”胤褆冷笑了一下,說道:“因為他們權柄太大,實力太強!”
“這是什麼意思?大哥,實力強那才得趕緊拉過來呀。跑了這村可就沒這店兒了。”胤礻我叫道。
“跑了?……哼!老十,我問你,你覺得你聰不聰明?”胤褆突然朝胤礻我問道。
“大哥你什麼意思?笑話我是不是?”胤礻我禁不住臉上一紅。康熙教子極嚴,教誨督促,嚴格訓飭,所以,兒孫們多數能文能武。而這裏麵最出彩的,就是前兩個,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通滿、漢、蒙三族文字,擅理政務,康熙南巡西征的時候,留在北京監國的他總是能很好的處理各種事務,甚得大臣們的好評;大阿哥胤褆文武雙全,領兵行政都是一把好手,康熙西征的時候就曾出任大將軍飛揚古的副將,親上沙場,立功不小,此外,這位直郡王還曾經幫李光地治理過永定河,多次得到過李光地的稱讚。雖然現在這種情況正有所改變,不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兩兄弟才是康熙一幹兒子中最聰明和最有能力的兩個。哪怕近年來三阿哥胤祉因為文才高妙、廣交鴻儒而名聲漸起,八阿哥胤禩因為待人寬厚、誠結百官也勢頭漸旺,可是,清廷之中,依然還是這兩個皇子最有威望和實力,老三和老八都還差的遠,其他人,諸如四阿哥胤禛之類,就更加算不上什麼人物了。至於十阿哥胤礻我,相對於他的其他兄弟,時人給的評價就是:才能平庸。哪有什麼聰明可言?
“笑話你?我幹嗎笑話你?我隻是想告訴你,凡事別老是一條筋!”胤褆淡淡地望了一眼自己這個十弟,又接著說道:“於中這三個人,誰也拉攏不動!”。
“拉攏不動?”
“沒錯。他們隻會聽皇阿瑪的話,也隻有皇阿瑪才能讓他們老老實實,其他人,無論是咱們那位太子還是佟國維之類,都還遠遠不夠格兒!這是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想明白的。……這三個人,是皇阿瑪手裏用的最得利的幾樣工具,怎麼可能交到其他人的手裏?跟皇阿瑪搶人,你們說,誰有那個本事?”胤褆說道。
“皇阿瑪的工具?”胤禟小聲的重複了一句,然後又有些不太明白地看向了胤褆。
“馬德整頓安徽、叫板鹽商;於中白手建立滿洲水師、平定台灣;費迪南空手聚財、承建五大水師……他們做的這些事情對朝廷來說,都是有利的,可是,你們說,這些事有哪件輕鬆了?有誰能輕易地做成?別說做成了,又有誰敢接這些個擔子?……佟國維聰明,隻是跟這三個人鬧些小別扭,無傷大雅。可咱們那位太子卻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非要撞上去分個勝負,現在呢?鹽政變了,漕運廢了!發生了這些事,你們以為那些人都隻恨馬德?錯,他們連太子都恨!”胤褆冷笑道。
“那這三個人就真招不得了?”胤礻我又問了一句。
“可以套交情,卻不能套關係!……於中這五個人的見識長著呢,如果你們能讓他們指點幾句,包你們受用不小!”胤褆又說道。
“大阿哥,您別開玩笑了。難不成他們都是諸葛亮,還能送錦囊妙計不成?”阿靈阿一直在旁聽,此時有些不服地說道。
“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比得過諸葛亮。不過,在我看來兩者也差不多了。那於中就指點過我,還有那羅欣,都隻有幾句……你們看現在皇阿瑪待我如何?”胤褆又微笑著向幾個人問道。
“這……”胤禩、胤禟幾個人麵麵相覷,一時怔住。胤褆居然受過於中等人的指點?聽他的語氣,難不成現在他的局麵都是因為那個指點?要知道,以前胤褆和太子兩人在朝中爭來爭去,朝下也是水火不容,一直讓康熙十分頭疼,兩人也時常被康熙責罰。可是,最近這幾年胤褆卻突然有些偃旗息鼓的意思,不僅不再爭執,反而還退讓起來。尤其是在爭朝中的位子的時候,為了不跟太子一黨起衝突,他還奏請康熙外放了幾名親信手下,然而,正是這種看似懦弱的行為,讓康熙對胤褆的觀感大好,不僅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麵公開表揚他“胸懷寬廣,有長兄之德”,還讓他主持起了鑲黃、鑲藍兩旗旗務。那鑲藍旗也就罷了,可是,鑲黃旗可是上三旗之一,向來由康熙親領的。這還不算,有幾次*的人趁機攻擊胤褆,也是康熙親自擋了下來,還把那幾個*人給轟到了地方,讓*損失不小。而且,最近他們還聽說康熙已經向大臣們表示要封胤褆當親王了,這可是胤褆跟太子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