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還手(3 / 3)

“阿瑪,您不是說笑吧?皇上看好這個於中?他……他根本就沒打過大仗呀!”隆科多有些不太相信。

“就是!我打聽過,這家夥當初跟著皇上西征,也不地跟在後麵運運糧而已。根本就沒上過戰場!”鄂倫岱也說道。

“你們還是見識少啊!……皇上讓你們跟著於中,一是讓他管教你們;二,就是讓你們跟著他學火器戰法!”佟國維說道。

“火器戰法?”

“沒錯,就是火器戰法。”佟國維點了點頭,“去年的時候,皇上北巡奉天。奉天提督薩布素和奉天府尹費迪南向皇上、滿蒙諸王以及我們一幹隨行的大臣展示他們所造的火器。……五十門火炮齊射,眨眼的功夫就掃平了一座山!那威力,簡直就是排山倒海一般。你們是沒有見過,當時地都在顫個不停啊。……”

“火炮齊射?這有什麼了不起的?”鄂倫岱不屑地說道。

“沒什麼了不起的?你以為火器就隻能齊射了?這裏麵的學問大了!”佟國維瞪了一眼鄂倫岱,又說道:“現而今,以火器論戰,於中的本事絕對在整個大清國名列前三甲。所以,皇上才會派你們去跟著他,而不是去西北跟飛揚古。”

“哼,前三甲?既然有三甲,為什麼非要我們去跟這個於中,不是去跟另外兩甲?”鄂倫岱問道。

“另外兩甲?哼,另外兩甲隻是猜測,根本就沒個準兒,就算猜得沒錯,你們也沒法去跟。”佟國維冷哼道。

“猜測?阿瑪,另外兩個可能是誰?”隆科多問道。

“理藩院尚書、奉天府尹費迪南;安徽巡撫馬德!……你們能去跟嗎?”佟國維問道。

……

第二天於中就回到天津,並且帶隊回轉海參葳了。

倒不是他不想多休息幾天,他本以為莫睛也在北京的,可是一打聽才知道,莫睛已經向康熙請過旨意,帶著洪鳳儀和富傳去奉天了。所以,他也就懶的京城多呆。把二十來個宗室皇親子弟帶上船,然後又留下三艘戰船和部分兵馬,在雷如喜滋滋的歡送下,揚帆出海,回轉海參葳。而按照康熙的說法,半年之內,兩萬五千水師兵馬也會陸續北上海參葳,接受他的指揮訓練。而在此之前,他還要好生安排一下各項事宜,考慮考慮怎麼才能把朝鮮的海防拿到手裏,所以,一切也是有夠忙的。

*******

安慶!

自從馬德聯合河南、山東兩省斷絕了兩淮鹽商的鹽運通道之後,這裏就一直比較平靜。

除了長江、淮河兩條大河麵兒上還有不少前段日子因為繳私鹽而獲利豐厚,還在滿懷希望的在那裏遊蕩著,希望能再撈一把的小官吏們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了。

太平府、池州府、廬州府和安慶府四府的碼頭港口如今也已經成了安徽的鹽港。每隔幾天就會有一支船隊運送著大批的食鹽到達這四個港口,或是就地卸貨,或是路過停歇。雖然這些船來之前也要經過江蘇,可是,江蘇巡撫宋葷可沒那麼大的膽子敢攔住這些鹽船,尤其是當這些船身上都標有內務府的標記的時候。所以,一切都還算是順利。

不過,平靜的隻是表麵。雖然離馬德所說的一個月的期限還有不短的一段時間,可是,馬德、陸瓏琪、施世綸以及糧道道台劉應夏等人都十分清楚的知道,他們跟兩淮鹽商的對決早已經展開。現在的情況,鹽商們後退的可能性極低,他們這些安徽的官員們更加不能後退,大戰,遲早都會暴發。所以,他們都坐鎮在安慶,輪流值班,通過各種渠道密切的注意著一切的異常。

馬德諸人很篤定。三年來,安徽建立的各種信息反饋機製,可以同時監管安徽省各個地方的物價。如果有某個地方出現了異常,出不了兩天,他和坐鎮在安慶的這些人就會知道。

而現在,在巡撫衙門大堂裏的馬德諸人就覺察到了異常。

“四府鹽價同時漲高?這是怎麼回事兒?我們的這些鹽不都是小批小批的賣出去的嗎?鹽商根本就不可能從中倒賣,怎麼鹽價又開始漲了?”施世綸對於民生這一套還差一些,他的長處是在於斷案。

“不知道。難道是有人在高價回收我們賣出的食鹽?”劉應夏對能夠被馬德這些高層的“主管人物”拉到一起應付這次的鹽荒事件,心中既有些倉惶,也有著幾分興奮。這可是給上司留下好印象,以備日後升官的好機會啊。所以,他動腦特別勤快。

“應當就是這樣。要不然,鹽價怎麼可能上漲?”邢名身為巡撫的師爺,也跟一幫幕僚擔任著這個“安徽鹽荒應對指揮部”的文書職位。

“可他們是怎麼回收的?我們派在各地的差人怎麼連發現都發現不了?以我們安徽如今的情況,難道還會有哪個官員敢大著膽子亂來不成?”陸瓏琪和施世綸一樣,不太善長這種“鬥爭”,眉毛總是顫個不停。

“馬上去查。”馬德恨恨地叫道。

“大人,不用查了。”馬德的話音剛落,大堂外麵,安慶知府張楷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邊走,還一邊抹汗,“大人,我剛得到的消息,這回鹽價上漲,是因為咱們這邊有人插手幫那些鹽商。”

“什麼人?”馬德一幹人幾乎同時出聲問道。

“糧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