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等趣事?”
奏折在康熙到達上書房之後,就由佟國維稟報給了康熙。康熙的回應就是這麼兩個字:有趣!
“皇上,您還說有趣?奴才怎麼都覺得這裏麵的問題不小!”佟國維拱手說道。
“問題不小?既然一個要罷官,一夥要辭官,那就都照準吧!反正是各遂了心願!”康熙拿起朱筆,就要在馬德和徐越三個知府的奏折上寫上“照準”的批語。
“皇上!”看到康熙不以為然,佟國維略感不滿,“皇上,依奴才看,那三個知府極有可能是受馬德所逼,裏麵肯定大有隱情。若是如此照準,恐怕會寒了安徽眾官員的心啊!”
“皇上,奴才也以為佟相所言有些道理。總得把事情弄明白了才行。三個知府,管的可是安徽三分之一的地麵兒,若是不查明白就下了朱批,恐傷朝廷威嚴!”馬齊和高士奇也準時跟著康熙的腳步踏進了上書房,僅比佟國維和張廷玉慢一步。
“哦?這麼嚴重?那你們說,怎麼查個明白啊?三個知府這不都已經請辭了嗎?”康熙微笑著問道。
“皇上!”佟國維說道:“這三個知府請辭的蹊蹺。至於原因,馬德的奏折上也沒有隱瞞,可他憑的都是傳言!皇上,以風聞定罪,此風斷不可漲啊!而且,馬德還在奏折上請皇上對這三人‘永不敘用’,更是有‘大不敬’之嫌。須知這‘永不敘用’向來隻能由上而下,何時能由下而上自請?皇上,這馬德在安徽所作所為,已經跋扈之勢。所以,奴才以為,他的奏折不僅不能照準,皇上您還需下旨好好訓斥他一番才成。”
“嗯!說的好!”康熙點頭。
“……如此,請皇上下旨!”佟國維左右看了看,見一向對馬德幾個人頗有好感的張廷玉和高士奇兩人都沒有發表意見的意思,馬齊更是一臉讚同,便又向康熙請道。
“嗯!那就下旨吧。高士奇,你來擬旨,就說馬德初至安徽便威迫當地官員,囂張跋扈,讓朕甚為不滿,著他自省!”康熙說道。
“微臣遵旨!”高士奇也不多說,悶著頭走到旁邊的案幾旁上坐下,揮筆就寫。
……
“皇上,馬德跋扈之事暫且不論,可是,三個知府請辭……畢竟安徽總共才七個知府加三個直州知州,他們請辭,朝廷還是得把原因弄清楚才好。”馬齊在旁邊想了想,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嗯!也有理,大家怎麼說?”康熙把目光一掃,最後落到了高士奇的身上。
“唉,倒黴!”高士奇眼觀六路,上書房又是這麼一小片,他自然看得到康熙灑過來的眼光。既然皇帝是這個意思,哪怕他正在逐漸減少自己在上書房發言次數,卻也隻能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走出來朝康熙抱了抱拳,說道:“皇上,臣以為那三個知府既然自行請辭,朝廷便不妨如他們所願,照準就是了!”
“高相,話可不能這麼說。一下子辭了三個知府,總得有個理由啊!”馬齊不滿道。
“馬相,那三個知府請辭,奏折裏難道沒寫理由?寫了,那不就有了?如果沒寫,那就是他們藐視朝廷,這理由就更加足了!”高士奇攤攤手,答道。
“……高相,你,你怎麼能這麼講?”佟國維也忍不住問道。
“佟相,馬相,馬德接任的可是安徽巡撫,安徽是個什麼情景,二位難道還不清楚?這裏麵的事情麻煩著呐。馬德並非無智之人,初到一地,就如此大動幹戈,必然是有原因的。他難道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會惹得朝廷不滿?就算他想不到,他手下總有人能想得到吧?而且,他還是皇上親自選派去的,剛剛到地方沒多久就挨了一份訓斥,還被責成自省,已經足夠了。若是強行追究,定會讓安徽省的官員對他不以為然,到時,他又如何整頓當地事務?到時,他丟了臉麵事小,耽誤了皇上和朝廷的事情,可就事大了!”高士奇答道。
“這……”這頂帽子蓋的可是夠大的。佟國維和馬齊都聽清楚了高士奇的意思,馬德是康熙親自選派到安徽當巡撫的,下旨斥責已經夠了,要是再在三個知府的事情上糾纏他的話,那可就等於是撥康熙的臉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