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中,太醫大多是出不了幾次鏡頭的小角色,哪位妃子病了皇帝會大吼一聲,“傳太醫!”
然後再大吼一聲,“治不好她,朕要你們所有人腦袋搬家!”
但是仔細想想,太醫這個職業的確挺高危的,那麼在曆史上太醫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你生活在明朝,祖上三代行醫,到了你這一代,已經是醫術了得、聲名遠播,後來更是因為治好了某位王爺的難言之隱,被推舉到了宮裏當太醫,進宮給皇上看病。
要說榮耀,那是真榮耀,可要說危險,也是真危險,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嘛!
你本不想去,但是王爺的親筆推薦,你敢拒絕嗎?小命丟不丟不知道,可是小鞋肯定是一雙又一雙,到入土都穿不完。
你惶恐地趕去赴任,沒過多久便受到了第一次傳召,雖然已經做了無數次心理準備,可你還是戰戰兢兢,緊張的要死,渾身上下隻有括約肌是鬆的。
當然了,給皇上看病不會隻要你一個人去,至少要四名太醫一起,而且要穿吉服、跨火盆,規矩多的要命。
進殿後,你又頭疼起來。
望、聞、問、切。
四樣手段在皇上麵前直接廢了一半。
首先,望肯定是不能望的,仰麵視君有意刺王殺駕,三歲小孩都得當場斬了。
氣色都不準看,舌苔就更別提了,你敢看皇上舌苔,皇上就敢讓你原地投胎。
其次,問也是不敢問的,萬一被當成敵國間諜惡意打探皇上身體狀況密謀造反怎麼辦?
你隻能小心翼翼地聽聽鼻息,把把脈,用十分有限的信息作為診斷依據。
由於擔心皇上怪罪你看病不用心,所以你把脈把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一旁的太監催促你才敢鬆手。
你後背早已濕成一片,都說伴君如伴虎,但是如果可以選,你寧願去給真老虎把脈。
其他三位太醫輪番上前把過脈後,你們一起退出大殿,回到太醫院。
在院判、院史的主持下,分頭開出藥方,又仔細商討、核對,剔除猛烈的藥,換掉相衝的藥,最後總結出一副堪稱完美的宮廷禦方。
這還不算完,藥方還要經過朝中大臣的審議批準,才能發到禦藥房。
經過層層把關,銀針試毒、藥童試藥後,才會正式呈給皇上。
防範程序之嚴密,讓你不禁感歎。
任何人都休想從這條路線入手謀害皇上。
然而沒想到,打臉來的竟然如此之快。
不久後的一天。
小太監跑來傳話說:“皇上拉肚子,請你們去一趟。”
這拉肚子無外乎兩種原因嘛!
腸胃受寒或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皇上難不成還能吃到有毒或腐爛變質的食物嗎?
這甚至都不需要醫術就能推斷出來。一定是因為最近變天,皇上受了寒,腸胃應激痙攣。
果不其然,皇上的脈象也印證了你的判斷,你熟練地開出了一張溫養腸胃的藥方,又和院判、院史,仔細核對。
確保沒有任何不適宜的藥材,才遞交給幾位大臣審議。
沒想到為首的王大人、李大人看了藥方,竟然勃然大怒,大罵你昏庸無能。
“小小的腹瀉居然能開錯藥方?簡直是酒囊飯袋!”
你被罵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裏錯了。
盡管如此你也不敢還嘴,更不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