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頭下午和晚上,康寧除了吃飯,就是與大家一起傾聽劉海瀾對清萊府和緬甸大其力市的情況介紹。
第二天一大早,康寧一行人草草用過早餐,就乘坐著豐田越野車北上大其力。
同行的人員除了陳樸和劉海瀾外,還有康寧的愛徒阿彪,以及一個雲南籍的退役特種兵盧曉楠。開車的人正是賈飛宇的老班長,二十九歲的十四軍退役特種兵許望。
因左腿患上骨膜炎提前退役的許望,絕對是個軍中硬漢。從特種分隊出來之後,他擔任了五年新兵連的排長和連長,他訓練的新兵,每年都有兩人以上進入軍中的精銳團隊,要不是學曆有限和腿疾折磨,這樣的人才沒有哪個首長願意從手裏放走。前年,許望拿著退伍獲得的十幾萬安家費,回到老家孝敬老娘,開采小鐵礦發達起來的哥哥和嫂子卻十分不喜歡這個一聲不吭、脾氣剛烈的弟弟,家裏時常發生口角。許望失意之時,正好碰到十三軍的老對手甘少銘找上門來,二話不說,隻拿上身份證就跟著甘少銘來到老撾創業。
身在一群熱忱耿直的軍人之中,康寧沒有感到一絲一毫的不協調,這群軍中翹楚,也從開始的拘束,到現在的有說有笑,很快就接納文質彬彬的康寧進入了自己的圈子。用老排長許望的話說就是:康總身上有股親切自然的軍人氣度,要不是當過兵,就絕對是在軍營中長大,對眼!
康寧對許望敏銳的洞察力非常驚訝,老老實實地說出自己的爺爺曾是個老兵,自己和一個哥哥從小到大,的確是在軍營中成長起來的,以後大家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沒必要一口一個康總,顯得生分了。
可老兵們卻有不同的見解,許望具有代表性的一句話就把康寧頂了回去:雖然我們已經離開了部隊,但是在新的集體裏麵,我們依舊會保持軍人的作風,絕對服從上級的指揮。如今聚攏在泰國和老撾的兩百二十六名兄弟,隻聽陳總的命令,陳總讓咱們怎麼稱呼你,咱們就得不折不扣地遵從命令!
許望駕駛豐田4500吉普一路超車,隻用兩個小時多一點兒的時間,就到達了泰國邊境城市美塞。
他駕車穿過擁擠的市區,直接到達邊防關口,美塞駐軍的一個泰軍上尉,早已經等候在此多時了。上尉笑眯眯地走向斯斯文文的劉海瀾,熱情地握手致意。
隨後,劉海瀾就將康寧和陳樸等人逐一介紹給上尉認識。
當上尉聽說年輕英俊的康寧就是亞洲兄弟基金會的大股東時,整個人顯得非常的驚訝和客氣,同時也對康寧等人卓絕不凡的氣質和精神讚歎不已。常年在邊關哨所鎮守的上尉,一眼就看出康寧一行人不凡的實力,但他還是誤以為麵容斯文的康寧是哪個富家的子弟,否則絕對請不來陳樸這樣難測深淺的強悍保鏢。
泰國的美塞城與緬甸的大其力城隻是由一座友誼大橋簡單地隔離開來,在上尉的幫助下,康寧等人不用排隊就拿到了蓋上出境印章的護照。上尉將康寧的護照遞過來的時候,還對康寧友善地笑了笑。康寧也知道這些邊防軍人不能得罪,非常禮貌地用英語向上尉道謝,讓上尉眉開眼笑,心裏十分舒坦。
走過大橋,很快一幹人就到達了緬甸一方。那些身穿綠色軍服的緬甸軍人和警察乍一看還挺精神,但仔細一看他們身上滿是汗漬的衣服和精神萎靡不振的麵孔,就能看出這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部隊。
康寧一行所持有的泰國護照,很容易就辦好了通關手續,並可以在整個緬北地區任意通行。但聽前來接應的弟兄說,要不是提前塞給當班中尉兩百泰銖(相當於人民幣四十元),第一次進入緬甸境內的康寧、陳樸和阿彪,恐怕得廢些周折才能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