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方打了約一二十分鍾,就示意劉同替換他上場,拿著一瓶功能飲料邊喝邊走向小裴,然後坐在小裴旁邊,兩人低聲不知交流著什麼。
孫越和陳華江兩人興致則很高,與隊友們互動得非常愉快。
能麵對麵觀摩國字號球員的技術動作,顯然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我並急著表現自己,反而收著打,將注意力全放在他們做每個動作時,如何站位、發力,包括如何更好地護球、擺脫,如何讓自己的假動作更逼真,達到那種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的境界。
孫越很滿意我的學習態度,不時將我拉到一邊指點一番。
孫越道:“身體是籃球這項運動的門檻,身高、力量、柔韌性、反應能力是一個籃球運動員的底限,而大腦卻決定一個球員的上限,因為大腦才是各種肌體動作的總指揮。”
我點點頭表示受教,身高力量柔韌性是外在素質,腦神經的微妙操控決定每一塊骨骼之間的協調性,這既需要天賦,更需要千錘百煉。
剩下的就是技巧和個人學習能力的進展。
“你的身體各項素質非常不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不可限量,我建議你早點接觸更係統的專項訓練,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孫越最後的建議顯然意有所指,東廣俱樂部無疑是近十年青訓最好的球隊,成年隊也是最不依賴外援,卻僅靠國內球員就能獨占鼇頭的職業球隊。
對於有天賦有心氣的年輕球員,東廣無疑是30支球隊中最好的選擇。
就目前來說,陳華江肯定比我更優秀,兩人看似打得很激烈,實際上他直到最後才使出殺手鐧,中投加突破,對那時還未完成蛻變的我,可說無解。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互動,外麵天色也已暗了。朱雨方等人一聲:“期待未來與你們在CBA相見。”
就與眾人告別,離開華都大學。
第二天,媒體也就此事進行報告,隻不過與事實卻有點不符,變成“……在裴氏集團裴天成的牽針引線下,國家隊成員朱雨方、孫越、陳華江三人,與華都大學籃球隊進行了友好互動,校園潛力新星還與陳華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鬥牛,受到國家隊成員的大加讚賞……”
但那是第二天的事了,結束訓練後,當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要跟小裴並排走出體育中心,她卻瞪了我一眼,不理會我自己走出球館。
我隻得像個犯錯的大孩子,跟在她身邊。
直到無人的時候,我才喚道:“小裴姐。”
我叫她第三遍的時候,她忽然發起火來,紅著眼睛道:“你知道你今天要是輸了,會怎樣?你能啊,本事了,是不是?”
“我……”我低著頭偷偷看她,自認識她以來這是她第一次發火。輸了會怎麼樣?初生牛犢的我,顯然欠缺考慮,可若是再來,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因為那口氣我咽不下,或許等我再成熟點,我會用更圓滑的手段,但依然不會退縮。
她發了火,就轉身大步向前走。我自然是屁兒顛顛地跟她並排走,過一會後,見她雖然還是臉色發紅,但明顯已稍緩,我討好地道:“小裴姐,要不,我請你吃羊肉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