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序章可跳過)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這世間本沒有仙!

億萬生靈自誕生伊始,皆不開靈智,多為茹毛飲血爾。

眾生多艱苦,曆無數日月交替、春秋輪轉更迭,亦未得超脫之法。

卻不知從何時起,有生靈忽感天地自然之變化,後觀其風雨雷電、山崩海嘯…悟得法門,蛻凡化升,故得文明以延續。

後世修仙之人,因得前人之功,又經千百歲月,遂日漸昌榮。

大能者,或三五人結伴,或百十人聚集;圈山畫地,教派林立,不可數之。

其間,又以東洲悟道山之法術神通最為絕妙,其勢冠絕古今,乃為萬教之首也,故稱——道宗。

悟道山高聳入雲,雄偉莊嚴。平日多被仙霧繚繞,時隱時現,不似凡塵中。

其頂生有金光,每逢雷雨之夜,光彩耀目,百裏可視;更具煌煌天威,使人心生敬畏。

傳聞,有仙家大能者在此山中修煉,若有凡人遇之,便可得長生仙緣。

然,悟道山周遭群山綿延不絕,當中更添無數凶禽猛獸;以凡者羸弱之軀,如何窺探‘仙人’?

或有僥幸者,躲過諸多凶猛野獸,得見了悟道山真身之人。可麵對那如刀刻斧鑿般的峭壁,也隻能垂首頓足,無奈長歎。

尋仙緣,尋仙緣,苦海無邊恨蒼天。

練氣凝元知五行,巧化陰陽福壽綿。

結魂合魄歸元始,九轉金身傲穹顛。

驅雷掣電鎮山海,摘星逐月逍遙仙。

這故事,要從東洲中部的南溪村說起。

此處因產物頗豐,又少被世俗所擾,漸漸便引來不少東逃的凡人在此安家落戶,建立村落。

南溪村頭外有條石溪,一丈餘寬,深不過二尺;其水清冽甘甜。

由此溪逆行而上,可直溯於悟道山腳,故又被村民們稱為‘仙溪’。

說是此水沾染了仙氣,飲之可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長不長生倒是不知,但村裏早年喪妻的陳老漢卻在半個月前死了。

據說死前便是因為口渴喝了那‘仙溪’水,享年四十有一。

可憐那陳老漢無兒無女,如今這一走,手裏那十畝上好的水澆田就此斷了傳承,隻能叫村裏的幾家好心人給幫忙打理。

陳老漢雖說人已經去了,但好歹也要入土為安,一場白事還是少不了的。

這不,幾家人又聚在一塊商量了半天,便挨家挨戶敲了門,全村東拚西湊的,生生把一場白事的物件給湊了出來。

於是大家夥一陣哭哭鬧鬧,吃上頓酒席後,又幫陳老漢尋了塊風水寶地給葬掉了。

原本事到這兒便也算圓滿,可誰知陳老漢下葬後的頭晚,全村的狗狂吠著便叫了一夜。

若在平常也就罷了,偏生那晚漆黑入墨,時而又狂風似吼,便沒人敢隨意外出。

次日一早,有幾個村民去務農時路過了陳老漢的墳地,發現有些古怪後,便上前瞧了瞧,不想卻是發生了大事。

也不知是那個缺心眼的,竟是將那新墳生生給刨了,隻留下堆血肉模糊的殘肢斷臂散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