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明皇室旗杆朱慈烺(1 / 3)

雲南車裏軍民宣慰府司邊境

猛臘

駐軍軍帳內!

“快說!你是不是清狗派來的奸細?”

一位身穿盔甲,手持利刃的將軍,正麵色發紅怒不可遏的吼叫,利刃頂在他對麵之人的脖頸之上,他的身軀高大威猛,神情嚴肅而果決。他的眼神,猶如深淵中的火光,充滿了決心和怒火。

他的對麵,是一位身粗衣布袍,骨瘦如柴且麵色蒼白的中年人!他的衣物,雖然用料粗糙,但卻被洗得幹淨而光滑,顯然是生活的常態。

他的臉龐,如同被歲月雕刻的核桃,每一道皺紋都仿佛在訴說著他經曆的風霜。

麵對將軍的威脅,那男子看著將軍,眼神平靜而堅定,他並不懼怕,隻是淡淡地笑了笑,那笑容中滿是滄桑和無奈。

這二人猶如兩個時代,將軍束發盤髻,一根長長的發簪固定在頭上,而中年男子頭飾則是一根小小尾巴,猶如一隻靈活的鼠,這種頭飾,便是金錢鼠尾。

將軍的氣質高貴而威嚴,他的眼神猶如寒冬中的冰湖,清澈而冷峻。

此時正值壹陸陸貳年,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帝也已於六月被吳三桂絞死。

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上至東漢西漢,又有東晉西晉,更有有南宋北宋,卻唯獨沒人認可南明,在人民的心中壹陸肆肆年崇禎吊死煤山的那一刻,明朝便已經滅亡,南明也不被承認,為何?

因為南明朝廷存的時間問題,南明內部紛爭不斷沒有一統,可以這麼說,南明隻不過是一個多政權的合稱而已。

古人雲“偏安一隅”,意在尋覓一方寧靜,韜光養晦,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然而,南明政權卻未能把握此道,他們在一路被打、一路退守的過程中,丟掉了大好的河山。

盡管南明擁有諸多文臣武將,他們的才華和勇猛曾經讓敵人膽寒,但是最終卻因為內部的紛爭和決策失誤,導致南方陷落。

南明在初期,擁有比南宋更多的機會。他們擁有更為強大的經濟基礎和更為先進的軍事技術。

然而,這些優勢卻因為內部的不團結和權力的鬥爭而逐漸消失。南明的官員們往往隻關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整個國家的利益。

他們互相猜忌,互相傾軋,導致了政局的動蕩不安,在這樣的環境下,南明軍隊的戰鬥力逐漸下降。

士兵們缺乏訓練和裝備,無法與清軍相抗衡。而清軍則因為有著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先進的軍事技術,逐漸占領了南方。

如今永曆帝已經沒了,南明也是名存實亡,地盤也隻剩下雲南的邊境得一小角。

而今之地便是南明的最後一片淨土,雲南邊境猛臘,被曆史學家稱為兩厥名王的李定國,此刻駐紮之地。

李定國,這位曾經的南明名將,此刻已經病入膏肓,生命垂危。

他曾計劃向暹羅借糧,然後前往景線與車裏宣慰司的兵馬會合,以期再創輝煌,然而,當得知永曆帝的死訊後,他深受打擊,病情急劇惡化。

在這個悲傷的消息傳來之時,李定國已經沒有力氣再繼續他的計劃,他披發徒跣,痛苦不堪。他的軍隊被迫駐紮在原地,無法前行。

“你到底說不說!不說就死。”那位將軍拿著利刃,氣勢洶洶地逼問中年人

麵對威脅,那人卻並未顯露恐懼,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沉穩地開口:“將軍不必急躁,我聽說李晉王病重,特地帶來了一劑神藥前來醫治,我並非是清朝派來的奸細。”

他細心地解下背後的背包,從中取出一方精致的錦盒。那將軍接過錦盒,眼中的疑惑之色並未消退。他拿著匕首,眼神警惕地盯著中年人,似乎在防備著他的任何舉動。

中年人微笑著解釋道:“這錦盒中便是我的神藥,隻要李晉王服下,他的病痛定會立刻消除。我願以此藥效來證明我的誠意,也希望將軍能夠相信我。”他的語氣堅定而誠懇,讓人無法懷疑他的真誠。

那將軍拿著錦盒,眉頭緊鎖,顯然在思考著什麼。他眼中的警惕之色未減,但已經閃過了一絲好奇和猶豫。他注視著中年人,哼了一聲:“誰知道你那盒子裏是什麼東西。”說著,他就要上手打開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