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轉學至縣城(1 / 1)

2015年,薑小飛5年級的下半學期從老家鎮上的小學轉學到了興縣的第二小學。在老家時,無論何時,大家都習慣說方言,即“興縣話”,而在這裏的學校,學生與老師都操著一口熟練的普通話,這讓小飛感到了些許的陌生與無助。

在這一年裏,小飛的母親張偉榮在縣城的房子裏照顧著他和剛剛步入高中的姐姐薑子涵的的衣食起居。一年後,迫於生活的壓力,張偉榮不得不遠離家鄉,去到了遠在萬裏之外的意大利務工。在鎮上的奶奶被接到了縣城的房子裏照顧姐弟倆。

起初,小飛並不能接受母親離家的事實,還非常的叛逆,一直不願意回複母親的信息,也不願意接聽母親的電話。

2017年,小飛從小學畢業,被安排在了離家較近的一所初中——興縣輝煌實驗學校(一所剛剛建成兩年的九年製公立學校)。

開學第一天,薑小飛獨自乘坐公交去到了新學校。

根據之前的規定,這所學校的學生中午在學校就餐,於是小飛也是這樣被奶奶告知的:“小飛呀,中午你在學校吃飯,我給你100塊錢,報到第一天學校應該統一收錢會給你辦飯卡的,你就不用回來了。”“好!”,小飛說。

小飛到學校後,根據學校門口張貼的分班公告來到了自己所屬的教室,並且坐在了中間一列的第三排。

其他的學生有很多在小學時就是一個班的(小縣城的學校較少),因此相互之間聊得熱火朝天。而小飛並沒有遇到自己之前熟悉的同學,所以也就隻能獨自坐在座位上向其他人投去羨慕的眼光。

臨近中午,班主任還是沒有提辦飯卡的事,小飛心裏也是比較著急。到了快放學的時候,班主任終於來到班裏麵提起了這件事,但它帶來的卻不是好消息。

班主任說:“同學們,由於學校食堂的位置緊張,因此目前學校暫時不為新生辦理飯卡和安排在學校就餐,待會放學後同學們自行回家吃飯並在家裏午休,下午準時到校上課,大家路途注意安全。”

聽到這句話,小飛心想:“這該怎麼辦呢,中午沒有公交車,我該怎麼回去呢?”(中午的公交車較少,而小飛還沒有獨自坐過公交車)

放學後,小飛跟著人群來到了公交站牌這裏。

“真的是(小飛的口頭禪),怎麼這麼多人。”小飛來到公交站牌後,看到這裏有上百個學生在這裏排隊等公交,隊伍已經排出了幾十米。看到這一幕,小飛更加絕望了,此時真的是有欲哭無淚。

中午12點放學,下午兩點前要回到學校。一點半才回到家的小飛顧不上過多的磨蹭,快速吃完飯後便又到樓下的公交站牌處等著公交車。

下午學校並沒有安排其他事宜,隻是講了一下學校的注意事項和發了新的課本。

下午4點50,學校準時放學,小飛又一次來到了公交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