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愈回到建康城的消息,很快傳遍了順朝的官場,對於現如今的大順朝來說,劉愈這個攝政王便等同於皇帝,很多事都是由他來做主。
劉愈回來的幾天,從長安城過來的奏本也多了起來,一些不太緊要的事情,韓升也呈奏過來,讓劉愈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劉愈南下這些日子,朝廷積壓的事情不少,而琪兒對這些從來都不過問。
劉愈處理了兩天公文,而淮北的廖明升,也把淮北逆案的最新進展遞交過來。
廖明升在四個月的時間裏,查處了上萬人,而被最後證實有罪的官員和大儒,有數千號人之多,再加上這些人背後的家族,這次的案子,要查辦的人數就有數萬人。劉愈無奈苦笑了一下,雖然他明裏對廖明升表示了支持,但他也不想讓廖明升把案子牽涉的如此之大,因為他也知道涉案人等很多都是無辜的。
劉愈為了避免事態在擴大下去,決定往淮北省走一趟。因為徐軒築此時還在坐月子,不宜遠行,因而這次也並非是回長安城的順途,而是他特地的北上。
聽到劉愈又要離開的消息,一家的女眷還是有些不舍,畢竟劉愈剛回來,還沒等幾天,劉愈又要離開,而劉愈這次去,就算是一來一回也要半個月時間。
“夫君,我們一家人一起回去吧。離開長安城久了,也想早些回去看看。”徐軒築有些傷感地提議道。
劉愈當下為難:“夫人你這身體……”
“妾身沒事,路上顛簸一些,不過總也是休息,不需要騎馬行路,妾身能應付的來。”
劉愈知道徐軒築是不想離開他太久,而並非是不擔心路途的顛簸之苦。
劉愈道:“那為夫讓下麵的人先去準備,我們兩日後出發,過淮北省,你們先去洛陽城稍待,我去幾天便動身北上,一起回長安。”
徐軒築點點頭,原本是要跟劉愈分開半個月以上,現在隻需要分開幾天,總算不用受相思之苦,也就不再苛求。
劉愈馬上讓下麵的官員準備好天子鑾駕一行,準備了馬車和隨行的衛隊,這次北上,也直接取道洛陽回長安城。若是徐軒築身體受不住,一行也可在北麵的城市中暫時停留,反正劉愈對回長安城這件事還不是太著急,畢竟長安城有韓升和隋乂、李糜等人坐鎮,暫時不用擔心。
安排好一切,劉愈也發了信函去給廖明升,讓廖明升暫時把案子先放下來,等他到了再具體落實。很多案子的案宗和案犯,劉愈也準備帶到長安城後再發落,若是在淮北省便大開殺戒,他很容易掉進輿論的漩渦中出不來。
一行於九月二十出發,直接往北過了江水向徐州城方向行進。劉愈本來還對徐軒築的身體有過多的擔心,但他顯然是低估了作為巾幗女將身體的恢複能力,徐軒築雖然經曆了難產,身體損耗很大,但隻有幾天時間,她已經恢複的七七八八,加上九月中天氣還算溫和,沒有寒氣和濕氣,徐軒築的月子也坐的很順利。
劉愈也知道,正是因為他在身邊,徐軒築才會開懷,身體好的也就快些。而他也刻意讓鑾駕行的緩慢,沒有去急著趕路,這樣一路上也不算太顛簸,還可以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算是愜意的遊覽。
到了淮北,劉愈也要取道先往東寧府去,便要與鑾駕分開。劉愈離開家中女眷,便也就加快了行程,兩天時間便到了東寧府,見到了廖明升和劉定等人。
廖明升在劉愈離開這幾個月時間裏,儼然已經成為淮北省的土皇帝,而且是殘暴不仁的那種,他說查誰就查誰,辦誰就辦誰,沒人敢有意見。很多人對儒官一黨是唯恐避之不及,而對廖明升也從開始的敷衍,在到後麵盡力配合,廖明升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已把自己那個微末小吏的形象所改變,現在全天下都知道有他這個“酷吏”在幫劉愈查案,而且是手段不仁。
聽說劉愈到東寧府,廖明升親自迎出城,算是恭敬異常。
而劉愈到來,發現東寧府跟上次來有很大的不同,街道戒嚴,百姓更是一個都瞧不見,城門口隻能看見官兵,就好像是一座邊塞的駐軍之城一樣。劉愈也能猜想到,廖明升的查案給當地帶來了一種白色恐怖的氣息。
劉愈從馬上下來,廖明升上前磕頭行禮,好像是待帝王之禮一般。
劉愈先讓他起身,然後指了指周圍的環境道:“百姓……哪去了?”
廖明升沒想到劉愈剛下地,便開始問百姓的事,稍稍一愣道:“千歲,是這樣,聽說您回來,下官已經讓守城的人戒嚴,免得讓人擾了千歲的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