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趙家藏書樓,情報機構淩雲閣!(1 / 2)

5月底。

趙氏宅院。

趙長生和二叔趙諫傳、三叔趙諫昌,一起視察剛剛竣工的各類建築物。

早在4月初,趙家將征用大量民夫、木匠、泥瓦匠、石匠、漆匠等匠人,建設趙家。

轉眼兩個月時間過去。

240位匠人,總算將所有建築物建造完畢。

三人首先視察的,是位於趙家西麵的家族藏書樓。

嶄新的藏書樓,高18米,看上去巍峨壯觀,雄偉氣派。

藏書樓正殿,鬥拱碩大,屋簷高挑,鋪設琉璃瓦,屋脊兩端有著鴟吻裝飾物。

殿內結構簡練,鋪設地磚,殿身各柱柱頭優美古樸,殿內梁架有著彩繪。

整體建築物,低調單一,為紅黑兩色。

藏書樓有三層,內部儲藏著海量藏書。

趙長生介紹道:“二叔父、三叔父,趙家藏書樓,現有藏書4012卷。

樓裏的藏書櫃,書目既不分卷,也不排序,隻是簡單按經、史、子、集分類列櫃藏書。

旁邊的書錄也僅按書櫥名,其書名、冊數,作者、卷數、版本都不記載。

但書櫥編號,卻大有文章。

編號用的是《千字文》裏麵的文字溫、良、恭、儉、讓……宮、商、角、徵、羽,無一重複,又自成體係。

目前,趙家仍然在大肆收羅各類書籍。”

聽到這話。

趙諫傳和趙諫昌,都讚歎點頭。

原先,趙家藏書千餘卷。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藏書量就達到四千卷。

照此下去。

趙家很快,就能藏書破萬卷!

趙長生看向趙諫昌,說道:“三叔父,趙家原先的藏書,都由你負責掌管。藏書樓現已建成,不如由你掌管,如何?”

“善!”

趙諫昌笑著點點頭。

他對於書籍防光、隔熱、防塵、防黴、編訂、校訂、修撰等方麵,頗有心得。

由他擔任藏書樓的負責人,再合適不過!

趙長生笑著道:“兩位叔父,這次趙家搜羅各類典籍,所獲頗豐。

比如,隋朝牛弘,著作的18卷《周史》。

比如,隋朝李德林,著作的24卷《北齊書》。

比如,晉著作郎王隱,撰寫的86卷《晉書》。

比如,周宣王時期的太史籀,著作的《史籀篇》。

這些書籍,對趙家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心裏很清楚。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象征,也是文明進步的助推劑。

無數文人墨客,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文字,用無悔的心態去延續書籍的火種,才給後世之人呈現出了如此多的典籍。

作為穿越者。

趙長生心裏有一份擔當和責任,將這些典籍完好無損的保存下去,從而照亮華夏文明。

高價收羅書籍,會花很多錢。

但錢沒了可以再賺。

古籍沒有,那就真的沒了!

聽到侄兒的話。

趙諫傳和趙諫昌,都非常高興。

他們是讀書人,對古籍有種特殊的感情。

特別是趙諫昌。

他作為藏書樓的負責人,今後肯定會把這些古籍好好珍藏!

……

離開藏書樓後。

三人參觀了新建的馬球場。

馬球場麵積有兩畝大小,有著綠色的草坪。

新建馬球場,今後趙家子弟可以在馬球場打馬球,或者訓練騎射。

馬球場旁邊,還有一處新建的馬廄。

馬廄內,有著數十匹良馬。

旁邊還有一處新建的訓練場。

場地上有箭靶、武器、石鎖等訓練工具,可以讓趙家子弟鍛煉身體。

訓練場旁邊,還有一處新建的糧倉,用於存放家族糧食。

接下來。

三人來到新建的趙家學堂。

學堂占地一畝大小,裏麵有孺子室、蒙學館、家塾、琴室、棋室、書室、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