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子顯然沒想到這小小孩童竟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頓時對令昭來了興致。
“好,你若真能回答上我所問,我便到山長麵前為你說上幾句好話,如何?”
“學生相信夫子。”
徐夫子問道:“你名中有‘昭’之一字,你便說說此字何解。”
令昭默然片刻,回道:“《楚辭》中有‘白日昭隻’一言,《論語》中也有‘倬彼雲漢,昭回於天’,故而昭者,日月之明也,廣德於天下。”
“哈哈哈……好一個日月之明,廣德於天下,”徐夫子興奮大笑著,看向令昭的目光也灼熱起來,仿佛看見了那麼大一塊兒寶貝。
“不想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地,實在是難得啊,你等著,老夫去去便來,”說罷,徐夫子起身快步離開。
沈清歌與柳季安對視一眼,令昭經曆不凡,他們從來沒將他當做尋常小孩子對待。
隻是他今日突然來這麼一下,也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柳季安走到令昭麵前,蹲下與他四目相對,詢問道:“你真的想好要留在這裏?”
令昭十分堅定的點頭,雖然在柳家村裏他每日都過得很好,那種平凡的日子是他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但他也知道,他不能一直在那樣的日子裏沉淪下去,他的身上還肩負著責任。
即便他現在年紀還小,什麼都做不了,卻也要趁著現在努力讀書,隻有這樣他將來才能繼承父王的遺誌,完成父王未完之業。
柳季安歎息了一聲,最後還是點頭答應:“好,既然你想留下,那就留下吧,但你要記住,你現在還隻是個孩子,你要做的是好好長大,其他的事不必你去做,這也是你……爹爹的遺願。”
令昭點了點:“嗯,我知道。”
……
一刻鍾後,徐夫子急匆匆的趕了回來,與他一道前來的還有一位老夫子。
徐夫子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們尚儒書院的山長。”
“學生見過山長,”一成、二成和令昭站在一起給山長作揖行禮。
山長進屋後,目光第一時間落在了令昭的身上。
剛才徐夫子去請他時,便說今日書院來了一位很有意思的小學童,雖然未到入學年紀,卻應該破格錄取,否則將是書院的一大損失。
山長出於好奇,這才隨他前來,見令昭年紀雖小,通身氣度確實不像尋常孩童,不過究竟如何還需要他親自一試。
山長走到令昭麵前,問道:“你都讀過些什麼書?”
令昭道:“四書、五經、四史都略讀過,還有許多地方不解其意,望山長教導。”
“你小小年紀已讀過這麼多的書,實在很是難得,”山長聽到他讀過如此多的書,瞬間連眼神都亮了。
一般孩子啟蒙也就讀一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等,至於四書、五經,學童十歲以內能熟讀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令昭今年卻才不過四歲而已。
山長說道:“接下來我出一題,你若是能答得上來,我便破格收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