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年那月(1 / 1)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正值文化大革命中,農村大街小巷的牆壁上到處書寫著宣傳性標語,毛主席語錄隨處可見,它頑強的向人們訴說著曆史的風雲變幻。

那個時候,物質生活極度困乏,人們都是一窮二白,每天下地幹活,甚至吃不飽穿不暖,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是踏實豐盈的。每個人都規規矩矩的做人,老人半農半家含飴弄孫,中青年你爭我趕比拚工分,老少媳婦們家長裏短納著鞋底,娃娃們打著補丁拖著清涕呼喊相攜奔向學校。

苦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人們的臉上卻時常掛著笑容,喜怒形於色,發於聲,從不吝去留。大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日在田間地頭忙活,沒到入學年齡的孩子們就到處挖坑玩泥搗亂調皮。孩子們有的時候饞吃冰棍,為了幾分錢都會拚盡所能替大人幹活,幫忙討好,當終於贏得報酬吃到冰棍那一刻,滿滿的幸福感,同時也絕不會忘記和小夥伴們分享,你舔一口,我咬一角,那純真的笑容仿佛在炫耀著自己的幸福生活。

母親紫星便是那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位關中平原上的美麗女子。她在家排行老七,中等個圓臉盤大眼睛,身量苗條膚白貌美遠近聞名。母親性格內向從不與人起爭執,家中姊妹兄弟多,個個懂事好學,雖不是書香門第,卻也是小家碧玉父母心頭的寶。母親性格溫柔賢淑,好學上進熱愛讀書,上學六年,年年三好學生,學習委員,正當她默默耕耘準備大展宏圖之時,卻因家庭變故,母親不得不收起她心愛的課本,黯然回鄉務農,不得不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農民工行列。後經媒妁之言介紹給了鄰村周莊一戶周姓人家,在當時那家還算不錯,家中育有一子五女,男孩家三代單傳一根獨苗苗。這便是我未來的老爸了!老爸身材清瘦筆挺,臉龐英氣逼人,帥氣好人緣,誌存高遠,樂觀勤勞,善良有責任心,還是遠近聞名的籃球高手。那個時候還是公社化管理,各生產隊之間常舉行籃球比賽,拔河比賽等集體活動,老爸是每場比賽的種子選手,還常常被其它生產隊借去救場。也算當時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那個時候的人們封建,男女對象未結婚前幾乎不敢怎麼說話,更不會像現在的年輕戀人拉手親嘴習以為常。父母的愛情都是遵循先結婚後戀愛規則。父母都是循規蹈矩之人,僅見過幾次麵後,在六五年的春天,冰封解凍,翠柳含笑,小草探頭之時,母親便在一群人的步行穿梭中以幾十塊錢的彩禮被迎娶進門。結束了自己的單身生活,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新娘子過門,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這般嬌貴,母親雖天生麗質難自棄,但她農活家務裏外都是一把好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老爸頗受同齡人羨慕。風光快樂的甜蜜時光總是太匆匆,第二年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哥哥便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快樂。第三年便有了我,後麵三個妹妹也相繼到來,讓這個本來還算溫馨的小家開啟了多災多難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