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拘留所之歌》主題歌+序(1 / 1)

主題歌

《拘留所之歌》

作者:流金

啊哈

啊哈

啊哈啊哈啊——

啊哈啊哈啊——

啊哈啊哈啊——

啊哈

啊哈

啊哈哈哈哈哈……

啊、哈、哈!

《拘留所之歌》, 講述的是朱國廷老師,在高蠡縣拘留所,帶頭反抗“站立值班”的故事。

本小說,2019年冬天起筆。 從1萬來字,擴寫到了3萬多字。

它的字樓,已經達到中篇的高度。

本部日記體小說,初稿,名《阿哈之歌》。二稿叫《高牆之內》。三稿曰《高蠡縣拘留所之歌》。四稿為《拘留所日記》。當今,它的名字叫《拘留所之歌》。

所以幾次更名,一、《啊哈之歌》,感覺很土;二、《高牆之內》,網上有重名:三、《高蠡縣拘留所之歌》,名字長了;四、《拘留所日記》,平平淡淡。

今天的《拘留所之歌》,自我感覺文雅,大方,耐人尋味。

期望能得到新老朋友們的喜歡。

在本篇小說中,作者著力講述了朱國廷老師,由被人鄙視的“糟老頭子”,一步步到被整個拘留所的人,都尊稱為“老師”的全過程。再現了其教師身份的精神麵貌和職業形象。

“老師”,對主人公朱國廷來說,實至名歸。但在拘留所裏,70歲的“糟老頭子”,要人尊稱為“老師”,是何等地不容易啊!

拘留所裏,人與人之間是陌生的。彼此互不相識,互不信任。大家雖然整天在一起,心與心之間卻相隔十萬八千裏。

朱國廷的到來,給拘留所平添了生氣。他的一聲“朋友”,使連名字都不讓叫的場所,有了溫度,有了人情味道。

被教育者以其高尚的情操,高深的修養,寬廣的胸懷,淵博的知識,不僅感染、鼓舞、教化了有罪之人,還教育了教育者,促使其改變了多年的老規矩,變“站立值班”為“坐著值班”,是朱國廷老師的最大成功,也是本篇故事的重點所在。

《文學是水》,首尾呼應,彰顯了文學的價值與作用:

文學是水,它能稀釋固化的心態;

文學是水,它能催生種子的芽兒;

文學是水,它能滋潤萎蔫的禾苗;

文學是水,它能喚醒沉睡的生命。……

而故事中的主題歌《阿哈之歌》,更是神來之筆。雖然,它隻有兩個字:啊和哈,但是,在《新華字典》裏,再沒有比此二字更能盡情地抒發被拘人員的鬱悶情懷了。

正如粉絲們所言,啊哈之歌,不隻是拘留所、勞教所、監獄等高牆之內的歌,它是健身之歌,是社會之歌。

不管何人唱之,疲勞能夠解除,鬱悶可以排遣,經絡能夠暢通,身心可獲放鬆。

樂哉!

“以人為本”,大力推進“人性化管理”,讓拘留所、看守所、勞教所、監獄等高牆內,“日日有歌”,此乃《拘留所之歌》的宗旨。

本故事,有真實的生活,有夢境。在那處處有監控,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被限製,連名字都不讓叫的場所,做夢,不犯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