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淵手裏拿著已經可以倒背如流的稿子,看了又看。不自覺的在後台屋子裏打轉。
身為一個地質學教授,有著接近40年的講課經驗。在這次上台前卻無法抑製住自己顫抖的雙手。
“下麵有請張教授上台給大家介紹下他們團隊的最新發現。”
聽到前麵的美女主持人的介紹。張文淵緩緩的深吸了一口氣。盡量穩重的走上了發布會的舞台。
“大家好,我是張文淵……”
這種場麵,原本張文淵經常經曆。他每次都可以遊刃有餘的配合著精美的ppt侃侃而談。時不時還會給講台下的學生們開一些恰當且幽默的玩笑。
而這一次,之所以連張文淵教授都會緊張。是因為他們團隊,在半年前有了一個驚人發現。
在雲南西北部發現了一個史前的核聚變反應堆遺址。
在剛剛發現的時候,雖然有被震驚到,但是團隊裏的人們還是比較淡定。因為在地質勘探中,這種烏龍事件遠遠比真正大地質大發現要多的多。
隻是經過了一個月勘探和論證,基本可以排除這座核聚變反應堆是自然形成的。但又不可思議的是,按地質學年代推算,這座反應堆,至少距今已有20億年。
那個時候依照現有理論,地球還沒有生命。如果有最多也隻是單細胞生物。
“所以,我們現在有理由相信,史前文明是真實存在的。”
張文淵把自己的稿件剛讀完。眼睛被記者的閃光燈晃的有些難受,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張教授,我是荊棘網的記者,請問那個史前文明的科技水平如何,比起現在人類的科技是高還是低。”
“這個問題我還不能回答的很絕對,目前的人類科技比起100年前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無論是人工智能,載人航天,還是原子能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可是我們目前依然沒有辦法實現可控核聚變。”
張文淵摘下眼鏡,用衣角擦了擦鏡片。又帶上繼續說。
“所以現在無論怎麼回答都是片麵的。因為我們對史前文明知之甚少。單從對原子能的利用上講,我們人類和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張教授,我是新夏網的記者。這次發現對人類意味著什麼,對人類有什麼幫助。”
張文遠推了推眼鏡。
“顯而易見,這次發現證實了我們人類不是地球上出現的唯一文明。他們從何產生,又是怎麼消亡的我們還不知道。至於對人類會有什麼幫助,這個我現在也不能蓋棺定論。目前反應堆還在逐步發掘。由於年代久遠,還不確定未來科學家是否能在核聚變反應堆得到啟發,使人類對可控核聚變技術有突破。”
“張教授,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您剛才說到,這次發現有可能讓人類提前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這個核反應堆會對其他國家開放嗎?”
張文淵看了看台下提問的這個黑人女記者。衝她微微一笑。
“當然。可控核聚變後麵意味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我相信,可控核聚變的實現,會給世界帶來長久的和平。”
“張教授,我是路透社的記者。請問,既然史前文明的科技。那他們現在又在哪裏?”
張文淵搖了搖頭。看向窗外的天空。“不知道,20億年。如果他們沒有滅絕,真不知道現在他們的科技水平會達到什麼地步。20億年太久了。比起這次發現的史前文明。遠古時代的恐龍,更像是地球的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