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言,天圓而地方,天空是一個倒扣在大地上的半圓;大地是一個廣闊無垠的棋盤,棋盤的盡頭,是由永無盡頭的深淵之海彙聚形成的天地之淵。
人一旦脫離大地,就會墜入茫茫宇宙,永遠無法歸來。
但這個觀點早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就被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推翻,他發明渾天儀,並以此提出地是圓球的假說。
後一千多年,一五一九年麥哲倫環球航行的開始以及結束,似乎也論證了這個猜想。
如今,載人火箭的升空、環球郵輪的航行都一一證明,藍星的確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
不過也有人說,在更為遙遠的古代,世界本就是天圓地方的格局,他們拿出過去的神話傳說,以洪荒故事誇父開天、女媧造人、大羿射日為基準,山海經誌異來圓潤其說,認為神話中的妖魔諸神都是存在的。
想來,這樣的想法也確實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因為不止是一個國家,在西方大國也是有諸神黃昏、北歐神話、希臘神話等神話傳說,甚至是被許多人信奉的瑪雅文明。
而在諸多神話傳說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共通之處,例如北歐神話中的索爾、華夏傳說中的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希臘神話裏的宙斯,三者都是執掌雷電的神明。
古代的人類明明交通方式匱乏,相隔十萬、百萬裏,但為什麼各自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都有類似的神明?
這始終是信仰派的核心依據,他們堅持“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憑空出現”的理論。
的確,大多古代構造出的虛幻事物,在當今世界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對應的參照物,哪怕是上天入地的真龍。
隻是直到今天,未曾有人見到過真正的神明妖魔,漸漸的,神明的存在逐漸變為人們精神上的寄托,那些磨牙吮血的妖魔,也被視做嚇唬孩童的故事。
當然,對於曆史的探究人類從未放下過追尋的腳步。
通過對各種古代文獻的鑽研,對帝王古墓的探索,那個萬民來朝、群雄逐鹿的古老世界似乎也對我們逐漸散去了神秘的迷霧。
就如一九七四年在陝西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數十公裏的巨大麵積,千姿百態的兵馬俑,將近兩百個大小不一的墓坑,無一不在述說那個遺落世界的奇幻。
時至今日,對於這座世界古墓的發掘依然在進行之中,許許多多的作業人員在墓坑中發掘。
幹燥明亮的墓室內,幾個穿著嚴格的工作人員正用手中的工具小心翼翼的清理文物上吸附的沙礫,他們眼神鋒利,動作細致,毛刷在他們手上如若鴻毛,所過之處露出深青色的器紋。
這是一件巨大的四足青銅鼎,高約三米,寬一米有餘,如果僅是從高度上來看,算得上秦始皇陵發現至今以來最大的青銅鼎。
鼎身上刻畫著龍虎之獸,飛鳥蟲魚,縱然過去了數千年的時間依舊活靈活現,所彌漫出來的悠久氣息,古老到讓人窒息。
“這尊青銅鼎距今應是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曆史了吧!”
“是啊,多麼瑰麗的藝術品啊....”
“我現在才覺得當初選擇考古專業是多麼正確的決定...”
幾名作業人員圍繞在周圍,感慨萬千。
這樣一尊曆經了古往今來數千年歲月變遷的器物,將之稱之為鎮國之寶也毫不為過,任何人或許都無法在它麵前保持鎮定。
“真是太美麗了...”
一人激動不已,脫下手套伸手觸摸。
“林義,你這是做什麼!”另一人發現當即嗬斥出聲,伸手欲要抓住林義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