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神回歸,二狗醒來。心裏微微有些煩躁。沒想到,重活一世 還沒成年就遇到相親這種事。心中打定主意,要托一托。自己可沒做好成親的準備。
二狗跌坐床上,嚐試調節氣息。說到調氣 某書有雲;從半夜子時服九九八十一,雞鳴時八八六十四,日出時六六三十六,食時五五二十五,禺(日中)時四四一十六。這個方法為世人及書中相傳。妄為習服,虛役歲月,徒履艱辛,功效無成。隻是因為不服元氣,不識的根本。這樣的方法服氣,久之無效,還會使得神謝氣萎。這不是正確的方法,不能去學習。
又有書籍中說休糧服氣法,晝夜計十二時,五百四十咽。如此周而複始。人在壯年的時候,親近與利欲,不識別正氣。也不知保養自己的身體,使神誌得到安寧。漸漸的等到了年紀大了,五髒已經受到了損傷,又沒有得到修養。突然之間斷絕進食,身體即沒有元氣的補充,又沒有從外界的食物中得到給養。於是身體陷入危亡之中。
又有人說咽氣就要盡量多咽,以身體飽腹為止。然而一個人剛剛服氣,百日之內,閉塞的結竅開始打開。初頓服即飽,即成氣疾。肚腹脹燜,絕非正道。初即少服,三年後任意多服。
又有人說用鼻子大口吸氣,吸滿就咽下去,然後慢慢的呼出來。夫服氣之道,本名胎息。就像嬰兒在母體十個月不吃不喝卻能長成形體。是因為無思無慮,有元氣在供養它。然後出生之後,接觸到了外氣,有了哭聲,知道了幹濕饑飽,就失去了元氣。所以用鼻子吸氣的方法,也是外氣。不堪用之。
又有人說,取太陽正午之前的生氣,從五個方位存思想念。 剛開始是東方青氣,然後是南方赤氣,然後是西方白氣、北方黑氣以及中央的黃氣。皆以心想念五方之氣,服之。此非正道也。
夫服氣者,先以無思無慮,遣欲息念。即兀然和氣自至。因而咽(納)之,各歸其位,無所不定。且五方各在五髒,何須思念。有念即有慮,慮起即心不定,心不定則氣不安,氣不安即無自然,無自然即氣失度,氣失度即納邪氣。納邪氣即病有所生,病有所生即百病相注。
夫氣者主心,心正則氣正,心邪則氣邪。所以舉手動足,喜怒哀樂,莫不由心。心之動念,莫不是氣。
又有人說,吃的食物中都有毒害身體之毒,也藏有對身體不好的熱氣。所以每次吃完飯之後,都張口,徐徐的吐出一個“嗬”字。直到嘴中沒有了熱氣。
調息了一會兒,天已經黑了。明天還要上值。拉過被子蓋在身上緩緩睡去。
第二天,天將亮未亮。二狗已經起身在店裏忙活。先打掃打掃衛生,或者如果有客人來了招待一下。等到天完全亮了。客人也漸漸的多了起來。人多且雜。三教九流什麼都有。自己也更加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