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已經大學畢業了,殊不知已經四年沒有回過家鄉,然而我並沒有選擇繼續深造,也放棄了留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
並不是我討厭城市,可我終究聽從心裏的聲音,回到那裏,那個個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我的故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沒出過什麼偉人,也沒有什麼曆史典故。但卻生活著一群淳樸的人們。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背井離鄉,踏上功名路。而自己仿佛是個異類,回到了外人眼裏的窮鄉僻壤。
每當我爬上白山,望向遠處的原野、小溪、竹林。心裏的憂慮便會一掃而空。
回家的車上,我卻不知道如何麵對父母。我看著高樓大廈離我漸行漸遠。眼淚卻愈演愈烈。
少了年少輕狂的自己,顯得那麼的可笑。
再慢的大巴終有停站的時候。跨越千山萬水,看著熟悉又陌生的畫麵,離開家市的界碑旁的楊樹還比離開時還高大一些。風吹過時,這棵楊樹也不忘歡迎我。
看著遠處的晚霞,我不禁得將手伸出了窗外,感受著風的溫度。
經曆過數十小時的奔波,總算要踏上了故土。
“司機能在前麵停一下嗎?”我對著司機說道。
司機慢慢的踩下腳刹。直到車子穩穩的停靠路邊。我才緩緩的起身。穿過狹窄的走道。跟司機道別,拿出車廂裏麵的手提箱。
穿過幽密的竹林,故居便映入眼簾,樸素的牆壁上還留著自己淘氣的痕跡。離開時種的桃樹長得格外茂盛。
“咚,咚,咚”
“誰啊?”門後傳來母親的聲音。
大門緩緩打開,四年未見,母親的滿頭青絲也長出了些許白鬢。臉上也多了些歲月的痕跡。但母親不改的是那慈祥的笑容。
母親將眼睛眯起來仔細的瞅了瞅眼前的孩子,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一把將母親擁入懷中,母親也將我緊緊抱住。感受著家的溫暖。
我的家很窮,上大學時候母親不顧父親的反對,將家裏老牛賣了供我去讀大學。
每次耕地,母親隻能厚著臉皮得找鄰居家借。我讀大學,別人忙著談戀愛。而我隻想搞錢,也很少跟室友聯係。畢竟我的一套衣服我還沒有穿膩,室友已經看膩了。
反而每個月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給母親寄錢。
如今母親就在我麵前,我總算可以不再是用錢來彌補我對父母倆的虧欠。
母親牽著我的手來到後麵的庭院。父親還是一如既往的編著他的竹籃。
“你父親還是那個老樣子”母親說道。
“兒子你進房裏休息一下,晚飯馬上就好了。”母親接著說道。
我剛進房裏就聽到母親在指責父親。但是沒有什麼是抵得過親情。
飯桌上都默默的吃著飯。
“回來就好”
父親簡單的說了一句,而我心中縱使千言萬語,而我卻隻吐出一個“嗯”字
“你爸就這脾氣,別管他”母親說到。
“爸,媽,你們辛苦了”我站起身子傾斜四十五度將著句心裏的話說了出來。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對著父親說道“孩子他爸,我們的兒子長大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才慢慢的坐回椅子上。
這天夜裏我久久難眠,仿佛自己身處一片迷霧的叢林。不知去往何方,也不敢原地徘徊,隻能慢慢摸索祈禱有天能見到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