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原神以來,以前的故事都會有不同的結局,無論是團圓或悲劇,我從未如此難受過,那句“沒什麼,沒什麼好傾訴的,我可是神明芙寧娜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使我第一次在原神中落淚,哦,或許是第二次,上一次還是在18多萬幕接見子民的過程中,本來這串數字並沒有讓我感受到那種絕望的等待,但,隨著這個子民用著同樣的聲音說出自己是第20代人,鏡頭又給到芙寧娜的特寫,我算是徹底體會到了這五百年的絕望,一個凡人的軀體已經被時間折磨至麻木的狀態,微笑沒有意識地掛在嘴邊,兩行淚水落下卻不曾察覺,緊接著又是為了表演而找的借口。
最讓我感動的是芙寧娜,而不是芙卡洛斯,這一點一會再說。(我知道他們是同一個意識分裂出來的,但是不妨礙我這樣說)
先說回開頭,為什麼以前的劇情沒有使我如此感動,這個問題我想了好幾天,也許我以下的回答會由於我的文筆有限,導致我的思想並沒有完整的表達出來。
我個人認為,在想要做一件事之前,正常的思維都會想到這件事的後果,無論好壞,原神以前的劇情大都是這樣,無論是公子女士與我們的戰鬥,或者是哲平,夜叉一族為他人的奉獻,他們會為了自己的立場與目標前進,甚至付出一切,在行事之前就能大致看到未來的結果,這種表達或許會顯得他們為了達到目的有些自私,但事實擺在這裏,這些人在做事之前是能夠看到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之前我說最讓我感動的是芙寧娜,因為神格是知道預言的,她知道預言一定會發生,也知道芙寧娜一定會做到。
我對於散兵的劇情並不是很熟悉,雖然任務做完了但是說實話已經有些忘了,針對這個角色,與芙寧娜對比一下。
巴爾澤布,我已登神。
我覺得散兵從始至終都是力量的傀儡,神是愛人的,但是散兵的所作所為拯救了哪一個子民?他那個邪眼禍害了多少人?已經不太記得他的劇情,隻是大概記得他由於被拋棄的原因憎恨雷神,我對他的經曆能理解,他確實也有自己的痛苦,但是這不是他害人的理由,除非說有人故意欺負他或者跟他有仇,在遊戲裏,報仇就是正義,但是顯然這家夥害死的人跟他並沒有什麼瓜葛。(而且既然他的劇情我都記不清楚了,說明也沒什麼特別值得同情的地方吧,畢竟溫迪的傳說人物我都記的很清楚,還有一點,我隻針對傘兵,就像我也喜歡dio但不妨礙我也討厭dio)
再對比一下芙寧娜的經曆。
無依無靠,不見希望,為了拯救所有楓丹人,甘願為了一個不知何時才能到來的承諾守護500年,即使有一個可以傾訴的機會,也不願意為了萬分之一失敗的可能性,換取自己的一絲放鬆,我可是神明芙寧娜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且神格也最終犧牲了自我,在這五百年的囚禁中沒有改變過想法,不後悔用自己的生命去選擇這道電車難題,完美的人類不應一味追求力量,究極生物即便是永生也沒有任何意義,並不是隻有犧牲才能展現自己人生的價值,但不懼犧牲的品質才是這個世界上的美好。
芙寧娜的經曆,有一句非常契合的台詞:“縱使困頓難行,亦當砥礪奮進!”
或許也正是因為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才會如此令人動容,畢竟,現實中意難平的事可多了去了,諸葛亮,薑維,嶽飛,他們終究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失敗了。
況且誰敢說自己的生活一帆風順,誰沒有過類似芙寧娜這種經曆,明明努力了很久,卻一點希望都看不見,隻知道最終可能會成功,但這個可能什麼時候才能到來,還要堅持多久,我已經到極限了嗎?
我放棄過很多事,顯然我也遠遠沒有到極限,當我看到她用毅力堅持下來,沒有一點自私的時候,是由衷為她感到高興。
所以,那種憋悶的感覺,或許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那個沒有堅持下來的自己。
……
我承認這本書就是心血來潮想於幻想之中拯救芙寧娜的,什麼大綱,啥都沒有,隨時有可能斷更,如果真太監了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