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
1. 香豆素的基本結構是:苯駢α-吡喃酮
2. 補骨脂中的香豆素屬於:呋喃香豆素
3. 秦皮中含有下列哪個香豆素:七葉內酯
4. 五味子酯甲的結構類型為:聯苯木脂素
5. 遊離香豆素可溶於熱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是由於其結構中存在:內酯環
6. 區別七葉內酯和七葉苷可用的顯色反應是:Molish反應
7. 7-羥基香豆素在紫外燈光下的熒光顏色為:藍色
8. 香豆素及其苷發生異羥肟酸鐵反應的條件為:先堿後酸
9. Labat 反應的作用基團是:亞甲二氧基
10. Emerson 試劑為:4-氨基安替比林-鐵氰化鉀
11. 判斷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團可用的反應為:Emerson反應
12. 組成木脂素的單體結構為:C6-C3
13. 遊離香豆素采用堿溶酸沉法提取的依據是:結構中含有內酯環
14. 厚樸酚的結構屬於:木脂素
15. 下列含香豆素類成分的中藥是:CDE:補骨脂,前胡,蛇床子
16. 香豆素成分的熒光與結構的關係是:ABCD:羥基香豆素顯藍色熒光;在堿溶液中熒光加強;7位羥基取代,熒光增強;7位非羥基取代,熒光減弱
17. 小分子遊離香豆素的性質是:ABCE:可溶於乙醇,有香氣,有揮發性,可發生異羥肟酸鐵反應
18. 香豆素成分的提取方法有:ACD:溶劑提取法,堿溶酸沉法,水蒸氣蒸餾法
19. 屬於木脂素的性質是:ACD:為無色或白色結晶,能溶於乙醇,有光學活性易異構化不穩定
20. Emerson反應呈陽性的化合物是:BC:5,7-二羥基香豆素;7,8-二羥基香豆素
21. 香豆素類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有:ABE:抗菌作用,光敏活性,抗凝血作用
22. 異羥肟酸鐵反應試劑包括:BCD:鹽酸,氫氧化鈉,三氯化鐵反應
23. Labat反應的試劑包括:AE:濃硫酸,沒食子酸
黃酮類化合物
1. 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C6-C3-C6
2. 黃酮類化合物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具有交叉共軛體係
3. 引入哪類基團可使黃酮類化合物脂溶性增加:-OCH3
4. 下列黃酮中酸性最強的是:7,4\\u0027-二OH黃酮
5. 可用於區別3-0H黃酮和5-0H黃酮的反應試劑是:鋯-枸櫞酸試劑
6. 鑒別黃酮類化合物最常用的顯色反應是:鹽酸-鎂粉反應
7. 四氫硼鈉反應可用於鑒別:二氫黃酮類
8. 屬於黃酮類平麵型分子的是:黃酮醇
9. 黃酮苷和黃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劑是:乙醇
10. 提取黃酮苷除采用堿溶解酸沉澱法外,還可采用:乙醇回流法
11. 采用堿溶解酸沉澱法提取蘆丁,用石灰乳調PH時,應調至:PH8~9
12. 2\\u0027-查耳酮與下列哪個化合物互為異構體:二氫黃酮
13. 在黃酮化合物的醇溶液中,加人二氯氧鋯甲醇液呈鮮黃色,再加人枸櫞酸甲醇液,黃色不褪 表示該化合物具有:C3-OH
14. 紙色譜法分離黃酮類化合物,以2%~5%乙酸水溶液為展開劑,Rf值最大的是:山柰素-3-O-芸香糖苷
15. 矽膠柱色譜法分離下列黃酮類化合物,最先流出色譜柱的是:山柰素
16. 為保護黃酮母核中的鄰二酚羥基,堿溶解酸沉澱法提取時可加入:硼砂
17. 組成芸香糖的雙糖是: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
18. 梯度萃取法分離黃酮苷元類化合物時,加堿液萃取的順序是:NaHCO3→Na2CO3→NaOH
19. 聚酰胺色譜法分離黃酮類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濃度)洗脫,最先流出色譜柱的是:蘆丁
20. 紫外光譜中,加入診斷試劑主要是推斷黃酮類化合物結構中的:酚羥基
21. 黃酮苷元結構分類的主要依據是:ACE:三碳鏈的氧化程度;B環的連接位置;三碳鏈是否成環
22. 影響黃酮類化合物與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有:ABCDE:酚羥基數目,酚羥基位置,芳香化程度,化合物類型,洗脫劑種類
23. 蘆丁具有的反應有:ABDE:鹽酸-鎂粉反應;a-萘酚-濃硫酸反應;三氯化鋁反應;鋯-枸櫞酸反應
24. 可用於鑒別二氫黃酮類化合物的反應有:AD:醋酸鎂反應,四氫硼鈉反應
25. 黃酮苷類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D:堿提取酸沉澱法,乙醇提取法,沸水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