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魂穿神武(1 / 2)

繹心一行七百人一路絕塵衝向會稽山,看到吳軍圍住會稽山,本想殺出一條血路衝進去,但令人奇怪的是吳軍看到繹心的隊伍打的是越國旗號,居然讓出一條路來。兵不血刃,繹心的部隊便進了會稽山。原來,自文種答應了吳王的條件之後,吳王為了讓越國早點把西施和寶物送到,便下令隻要是越國的軍隊進入包圍,均不得阻攔。

這一場仗越國是大敗,幾乎亡國,但身為越國先鋒的繹心,卻是可以說是一場戰鬥都未正式參加,稀裏糊塗的鑽了幾個草人陣就回來了。

本來,繹心的部隊可算是為越國保留下了一支精銳,雖然隻有七百人,但在這會稽山上,盡是殘兵敗將的越軍之中,卻也能算是主力了。

但這支主力的上山,卻並未使山上的越軍興奮起來。

“範將軍,我們什麼時候突出重圍?”繹心帶著部隊,剛找到範蠡,就趕緊上前問。

“不打了,降了,下午你帶著人跟我一起去。”範蠡顯得異常低落。

“啊?”繹心很震驚,也很想不通,從來隻有士可殺不可辱的範蠡將軍,如何會選擇投降呢?

繹心認為這肯定是越王決定,因為在繹心的心中,範蠡是肯定不會投降的,肯定是越王下了死命令。況且繹心見範蠡心不在焉,繹心便更相信自己的這一推測了。

未及跟範蠡告辭,繹心便氣衝衝的一個人去找了勾踐,見勾踐正坐在一塊石頭上無所事事,便想要上去勸諫勾踐。這本不是繹心的身份能做的,但眼看自己的國家要降,眼看自己的軍隊要降,眼看自己最佩服的人也要降,繹心便也顧不得身份不身份的了。

“站住,越王誰都不見。”繹心剛要上前去,卻被幾個衛兵趕緊攔了下來。

其實,這時繹心、衛兵均隻距離四五步的距離。隻要勾踐一回頭便是見了,可勾踐好像並未聽到身後的動靜,依然怔怔的坐在石頭上,發著呆看著滿山的樹和落葉。

繹心看這處進不去,便退後了幾步,裝作不進去了樣子,看衛兵鬆懈了,又從另外一個方向衝去,活脫脫一個孩子做遊戲似的。

但越王的衛兵也是經過特殊挑選的高手,身手並未比繹心遜色,況且在年齡和身體條件等方麵,都要強於繹心。看到繹心還想衝進去,便又飛快的去把繹心抱住。盔甲互相碰撞的聲音“噌噌”作響。

又是一片響動,勾踐依然不做聲響,繼續發自己的呆。

繹心看勾踐沒反應,便又退後兩步,衛兵以為他又要再做一次“突擊”,便早已做好了防守的準備。可出乎意料的是,這次繹心並沒有再一次衝,而是突然雙膝跪地,朝著勾踐大喊起來。

“大王,不能降啊,我還有700將士,個個都是一把好手,可以助大王突圍。範將軍英明神武,一定能帶領我們突出去的。”繹心並不會做什麼戰況分析,也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但對範蠡的信任,使他又把範蠡搬了出來。

雖然這幾聲未使用內力,但聲音依然很大,就算剛才勾踐確實是耳背沒聽到的話,這次的叫喊,勾踐是肯定能聽到的。

勾踐這次終於有反應了,但依然未轉過身來,隻是無力的抖動了幾下身軀,好似思索了良久,才緩緩將手抬起,向後搖了搖。

繹心並不知道勾踐這是什麼意思,但兩個衛兵卻向他走來,將繹心的兩手架起,向遠處拖去。因為,衛兵知道,勾踐的意思是不想再聽了,想靜一靜。自從降吳的命令發布後,越軍將領來勸諫的次數實在太多了,這是勾踐的一貫反應。

繹心被架走了,麵甲之後,滿是憤怒的眼神,和不自由流出的兩行熱淚,他對越王已經徹底的失望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在範蠡的命令下,全軍集合,開始出發向吳國的軍營投降了,而繹心,正是這參加投降的士兵中的一員。

吳國的軍營裏,伍子胥率領大軍嚴陣以待,人人穿著耀眼的盔甲,帶著精良的兵器,分列兩個大隊,站在的大營內部的兩塊空地上。當然,中軸線大路的兩邊,也留出了兩塊空地,那是給越國降兵準備的。

勾踐、文種、範蠡帶著所剩無幾的幾千士兵來到了大營門前,而吳國早已在門口排布了幾十個人和幾輛大車,那是用來收繳越國降兵的武器的,上繳武器之後,才允許進入大營。

勾踐的湛盧早已上繳,所以什麼都沒做,便第一個進了吳軍大營。範蠡也早已把紫電給文種了,也跟著第二個進了吳軍大營,他始終不願意親自將自己的寶劍交給吳國士兵。文種將範蠡的紫電上繳之後,也低著頭第三個進了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