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班的語文老師文畫荏,並不是高一就開始帶他們班的,而是升入高三後,學校調來的對高考考點更加熟悉的老前輩,帶了很多界高考生了,在他們學校屬於德高望重型。
文老師年紀已經快五十了,但性格開朗,像高中生們一樣活潑熱情,熱愛生活,很喜歡打扮自己,是他們高中的聞名的一枝花,為人也很隨和,不過那是在平時。
一旦上課,她的風格就會突變,像一把利劍,戳中每一位學渣們的心。
雖然王建語文不差,但文老師上課有個習慣,她不喜歡遲到,所以對每一位在她課上遲到的同學都會設置三道考驗,過了,正常上課,沒過,下課會得到一張卷子,要寫作文的那種,令人聞風喪膽。
所以王建真的很慌,他不想寫作文啊~
衝到教室,果然文老師已經堵在教室門口了,她笑眯眯地說道:“王建同學,上午好啊~這是你第一次在我的課上遲到,之前你在我的課上睡覺,我可是什麼都沒說,不過,這一次,你遲到了,我可不能不管哦~”
王建漸漸低下了頭,道歉道:“對不起,老師。”
“嗯,老師已經收到了你的道歉哦,知道認錯是好事,不過還是得按規矩來,不然對其他同學可是不公平,你準備好了嗎?”
王建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準備好了。
“老師很欣慰,那麼請聽第一道題。輮以為輪,這半句話出自那篇課文啊?這個鞣是什麼意思啊?”
王建感覺自己很熟悉,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可答案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忽然,他看見姚川悄悄用手比了個直線,又比了個圓,直的,輪子,對了!
“鞣,通‘煣’,意思是使東西彎曲,出自...呃...出自《孫權,不是,是《勸學》,沒有孫權!”
文畫荏略有遺憾,“好吧,這一題答對了,那麼下一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出自哪一篇課文?其中對小年和大年的理解,作者是用什麼來描述的?簡單翻譯一下。”
這一題王建會,“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意思是,朝菌不知道一個月地開頭和結尾,蟪蛄不知道一年裏有春有秋,這是壽命短的。楚國南部有一種冥靈樹,以五百年當作春,以五百年當作秋;上古有一種大椿樹,以八千年當作春,以八千年當作秋,這是壽命長的。這出自《逍遙遊》。”
文畫荏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問:“《琵琶行》裏琵琶女是哪裏人,不用原文的答案,我要你用古代和現代具體的地理名稱回答。”
呃,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不對不對。
呃,大珠小珠落玉盤,不對不對。
呃,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糟糕,記不起來了!
文畫荏笑嘻嘻地讓他回座位坐下,“哎呀,還是沒能過關呀!這樣吧,我不欺負你,這道題的確之前沒有直接教過,你們班下午第一節課還是我的課,你在上課前告訴我正確答案,我就算你過了,怎麼樣?或者你現在直接拿走卷子,中午就開始寫也可以。”
王建目光堅定的選擇了第一個選項,這一節課才正式開始上課。
姚川看了眼王建,摸不清楚對方現在心情緩和地如何,也沒吱聲。
唉,真是倒黴,明明被誤會的是我,我該生氣才對,結果竟是要我反過來安慰對方!
下課後,王建習慣性的往旁邊看,又轉回頭,閉了閉眼,唉,還是忘不了自己逝去的初戀~
不過他還能怎麼樣呢?認命吧,還是兄弟。
睜開眼,他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和以前一樣邀請姚川和幾個同學一起吃飯,姚川也欣然一同前往,一切都是很平常的樣子,不過,心裏想的什麼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