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入庫之後,記分員李海軍開始登記今天大家的工分,他不僅是第一生產隊的記分員,還擔任統計這個李家屯子所有成產隊的工分,等到秋收過後,按照工分,分配糧食和錢以及票據。
”趙驍,七工分,趙建安,十工分,李玉珍,六工分!”
記分員將趙驍一家的工分念出來,隨後拿出三張工分單,交給三人。
二十三公分,也就是兩塊三毛錢,平均下來,一個人才一塊一毛錢,一個月下來的也就二三十塊錢。
當然,到了工分兌換的時候,這些工分,不可能都兌換成錢,絕大部分都會兌換成糧食,隻有少部分能兌換成錢和票。
“下一家!”
拿到工分後,趙驍一家返回家中,父親拿出自己的小本子,默默將今天的工分記上,這些可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關係到一家下半年的生活。
“今年可能要比上一年好過一些。”
趙父在心裏默默計算一下,不錯,今年的收成,再加上工分,秋收交完工業糧之後,他們能分到不少,日子也好過一些。
即便家裏的糧食不夠吃,再加上自己家裏的存款和存下來的糧票,也能安穩過日子。
雖然糧食產量比之前高了不少,但是農村的日子照樣不好過,交完工業糧,剩下的糧食會按照工分分配給村民,但是每一戶人家所獲得的糧食,都是由份的,一戶人家的工分不可能全部兌換成糧食,不然,剩餘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分。
這也導致糧食不夠吃,吃完存糧,就隻能去鎮子裏或者供銷社購買糧食,但是,農村的份額極低,根本不夠吃。
每年下半年,家家戶戶都麵臨缺糧的問題。
這是一個大問題。
除非能用其他東西抵扣工業糧,這也是趕山大會的由來。
趕山大會上打到的獵物交上去之後,可以抵扣一些工業糧,同時也能得到一些錢財或者是票據。
大大增加了村民分到的糧食。
肉,可以不吃,但是糧食,不能沒有。
“是啊,今年的收成這麼好,交完工業糧之後,也能多分一些糧食,而且還能上鎮子裏換糧食,唉,要不是兒子學了一手打獵的好本事,丫丫也不會像現在這般白白胖胖的,之前,一臉菜色,哪裏像是一個正常孩子。”
母親抱著妹妹,說道。
自然災害過後,日子慢慢好起來,但是,也沒有好到那裏去,收成交完工業糧之後,基本上剩不了多少,每個生產隊剩餘的糧食分配下來之後,一戶人家也剩不了多少,還不是要省吃儉用才行。
究其原因,還是糧食產量不夠的問題。
趙驍自然知道這些問題,後世的時候,糧食產量不夠,不存在的,袁老研究的雜交水稻,可是養活了整個國家。
不過,現在嘛......
“好了,孩子他娘,去做飯吧,我都餓了。”
合上本子,父親輕輕開口,日子再難過,也要過,況且,現在可比以前好太多了,至少,兒子長大了,還有一手不俗的打獵技術,平時打獵,也能大大緩解家裏的壓力。
並且還給生產隊提供了三頭大野豬,算是生產隊的大功臣。
“兒子,過完年,你也十九了對吧!”
飯桌上,父親冷不丁來了一句,趙驍一愣,旋即心裏有了不好的預感,老爸該不會是要操心他的婚事了吧。
“我想你這麼大的時候,就和你媽認識了,十九歲結婚,二十歲的時候啊,你都出生了,你呢,年紀也不小,而且還是高中生,在咱麼屯子裏啊,可是高知識分子,家裏條件,也不差,在屯子裏算是獨一檔。”
趙驍家的條件,在以前不算太好,最主要的就是供趙驍讀書,錢都花在他的身上,現在,趙驍憑著一手打獵技巧,短短一年時間,就改變了家裏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