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習慣了每天6點起床上班的日子,習慣了辦公室的氛圍,辦公室隻有3個人,我,楊旭,賈鬱,各種忙著自己的工作,偶爾停下來聊聊八卦,下班約個晚飯。隻是有點兒想家。
剛剛開始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也是第一次上班,我的方法是少說話,多做事,多學,多看。
當賈鬱忙的時候,會幫她忙,帶著招聘人員去廠區實地看環境,介紹公司的情況及福利待遇,當楊旭忙的時候會幫他提各種報銷,滿滿的與楊旭的接觸越來越多,剛開始隻限於上班時間的各種幫忙,後來,有一次,下班後,收到了楊旭的微信
“你家在哪兒住呀?”
“怎麼了?”我問
“好頭疼呐,你家有沒有藥?”
“有的有的,我給你發個位置你過來取?”毫無戒備的把我家地址發給了他。
“行”
沒一會楊旭到了,我把藥給他送下去。我們的接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從上班聊天到下班聊天,一直聊,當時我就在想,“哪來這麼多話呀每天”
每次看到他的消息,都很激動,哪怕隻有一句“你回家了嗎?”沒有一句表白和曖昧的話,但是每天聊的很起勁。
“晚安”
“晚安”
每天以這樣的對話結束一天的聊天。不知道他會不會倒頭就睡,但是我說完“晚安”後還會刷一會兒視頻,因為聊的太興奮了,睡不著,刷視頻,刷著刷著才會睡著,有一次竟然被他發現了
“你為什麼DY還在線,快睡。”
“知道啦,馬上就睡。”轉身把抖音的在線模式關了。
我心裏在想“哈哈哈,如果被他知道了會不會氣死,絕對是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可能說出來沒有人相信,從剛開始上班聊天的時候把他當成同事,不好意思不回複消息,到後來的下班聊天,是把他從同事變為朋友的,隻是覺得人很好,很帥。
沒有一見鍾情的心動,隻有細節中的感動,讓我慢慢的開始覺得我們不是同事,不是朋友,是我喜歡他,他喜歡我。但是,我們都沒有說出來,還是按照平時的相處方式,他隨時和我分享他遇到的有趣事情,我和他分享工作中的難,好像所有的事情在他這裏都是小問題,都可以解決。
世界上最動聽的話好像不是“我喜歡你”,而是在我需要的時候“你恰好在”
每次我需要的時候,他恰好在,每次我發的消息他都可以秒回。
每天的日常對話:
“單如,你餓不餓呀,咱們去買好吃的。”
“單如,你吃煎餅嗎?早上我給你帶。”
“單如,你喝奶茶嗎?早上我給你帶。”
……
“楊旭,我和誰誰誰要文件不給我。”
“我來”
“楊旭,我搬不動桌子。”
“我來”
“楊旭,我錯過了班車。”
“我送你”
……
可能我是一個容易被感動的人,被他的這些細節所感動,但是誰也沒有打破這種現狀,可能過了那個衝動的年紀,除了愛,還在觀察,這個人,適不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