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有子東來 第一章 爭取之間(1 / 2)

初春的日光略顯無力,鬆軟的沐浴在東石渡四周卻也抵擋不住海風的吹掠。海風嘯嘯而過,拽曳著插在大舟艙樓之上的旗幟迎風而擺,如浪潮翻滾。公子光站在渡口之邊,身著長衣,肩披白裘,閉目享受著陽光的嫵媚。聽聞身後護衛長梁思量呼喚,才緩緩睜開雙目,定睛眺望,剛好注視在搖擺的旗幟上,隻見旗幟藍底黑字,大大的黑字“吳”更顯得蒼勁有力。

公子光轉身看去,隻見梁思量身旁已站有一人,頭纏巾,未戴冠飾,長衣也掩蓋不住此人果健,雙目炯炯而有神,深邃的眼眸讓公子光想起了此人出身,不禁展笑容顏開聲道:“早已聽聞壯士大名,卻一直無緣相見,今日一觀,壯士果真威武。”

張行雁抱拳施禮,道:“公子客氣,鄙人之事令公子費心,多有不便,尚請原諒。”

公子光見來客不善言語,也不多說,開聲言請,帶領來客踏板登舟。梁思量先一步搶先兩人來至船艙,掀開珠簾,待二人進艙後方走至甲板,開聲吆喝,四周舟士紛紛忙碌而起。渡口甲士拔刀砍繩,舟船瞬間破水而行。

張行雁未來得急打量艙室四周,便發現艙室內已有兩人坐於案前,兩人似乎也未想到尚有來客,不禁各自楞神。公子光發現三人異樣,心知所謂何事,但似乎早有準備,嗬嗬一笑後緩緩道:“各位安坐,莫要心急,待我為各位異士相互介紹。”

公子光口中言莫心,自身卻也不敢托大,落坐正身便指向先來二人:“上首這位乃曹守靜,身旁乃其師弟胡小乙,兩人師從機關門主秦巨一。”介紹完二人,不待三人施禮完畢後又指向張行雁:“此乃張行雁,在孫太公身旁學藝七載,今歲方結業出府。”

三人聽完介紹,心思各異。

春秋年間,百家開門立宗,收徒授藝,一般三載便結業出師,各謀前程。除非自身天賦異常,深得恩師喜愛眷戀,再領一、二載悉心教誨,此乃視為道藝傳承之舉。胡小乙十六從師秦巨一,今歲十九也將麵臨去向。聽聞張行雁學藝七載,心中頓時生起漣漪,羨慕感歎。曹守靜去歲已結業,正遊曆各國尋求自身前程,聽完介紹開聲問道:“來自朝歌將軍府,孫太公門下?”說完似乎感覺言語太過唐突,接而繼續說:“孫太公可安好?”

“太公安好,每日皆食肉糜三鼎。”張行雁回完話,卻還想著心中之事。機關門離吳地尚隔萬水千山,二人遠到而來紛紛現身於此不知所圖何事,若是於自身共謀一事又該如何應對?想到心中所求之事,又想到公子光,難怪此人應承迅速,原來別有心思。可若對方相好於機關門,為何卻又領我上船?一時張行雁心中如同百彎千腸,山石重重。

胡小乙回過神,想到此次前來負有重任在身,連忙聚精會神,向張行雁出言試探:“張兄長七載所學,不知打算施道何方?”

胡小乙一問,把公子光心中所想也順道問了出來,可公子光心知此等異士,並非三言兩語可招攬而來的。想問卻怕遭了拒絕從此錯失良才,不問卻如山嶽壓心,憋屈不已。如今小乙問出心中所思,如痰吐去,大呼舒暢。

張行雁在太公身旁潛心學藝七載,文韜武略盡藏於胸,可不是尋常揪揪武夫可比擬的,聽得胡小乙所問,便知對方有何打算。回道:“修得文武藝,賣於周王家。”

張行雁話音剛完,公子光心中就如泄氣皮球。暗暗想道難怪周家王朝已如同垂朽老漢,卻屹立不倒,自古便是大義所在,人心所向,棟梁不斷。若是如此,何時吳家方有出頭之日。

胡小乙所思另有要事,繼續疑問:“周王身居中原洛陽,為何張兄長南轅北轍,乘舟東渡?”

“待去流波島上取完一物,便回轉中原。”張行雁坦蕩而言,行堂正之計,以陽勢破迷霧。果不其然,話音剛落,胡小乙、曹守靜兩人便臉色異常,雙雙看向公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