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吳都城,隻有王孫洛率領的三萬大軍留守,勢力相當的弱,並且王孫洛此人並不懂兵法,是一介文人,當他在見到楚軍攻來時,立即下令關閉四門,進行防守,同時派人求救夫差。
姑蘇城在夫差的建造下,已經是座防禦十分完善的城市,城牆既高又厚,如果強攻,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在沈諸梁出軍之前,熊勝就告訴了他一個辦法,如果吳軍龜縮城內防守,那就先封其四門,使吳軍無法出城,然後選兩個至高點,築土城,展開攻勢。
這個方法是後世朱元璋,當年攻克蘇州城的辦法,熊勝在想起這事時,就覺的十分可行,於是照搬來,讓沈諸梁來實行。
結果是肯定的,當沈諸梁的按照計劃,對姑蘇城進行了進攻後,隻用不到二十天的功夫,一座防禦體係嚴密的城市,就被一舉拿下了。
而此時夫差率領的軍隊,卻依然被熊勝牽著鼻子,遊走在徐州一線,既無法打敗熊勝,又被熊勝的楚軍糾纏,而無法脫身。
當姑蘇城破的消息傳來時,夫差頓時陷入了瘋狂之中,不顧軍隊的疲憊和糧草的短缺,更不顧伍子胥的勸阻,讓他先攻克曹國,徐圖漸進,再恢複國家的政策。
立即下令軍隊,對熊勝楚軍猛追,當兩軍抵達彭城時,熊勝據彭城而守,會合唐靖的軍隊,共七萬軍隊,與疲憊不堪的數萬吳軍,進行了一場正麵對抗。
兩軍在彭城外擺開陣形,首先熊勝把騎兵部隊,放在左右兩翼,形成以騎兵突擊兩翼之形,然後命弓弩部隊列陣中軍前沿,中軍營地是長槍兵,中軍左右為輕步兵,這種陣勢,很容易就使人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騎兵突擊,弓弩壓陣,輕步兵衝鋒的勢頭。
當夫差見楚軍陣勢之後,隨即部署了相應陣勢,他果斷的命戰車部隊,結成陣形,布防兩翼,以防止楚軍的突擊。
同時又前沿陣地前,擺放了千輛戰車,準備在必要之時,對楚軍中軍發起突擊,但楚軍究竟是否會如他所願般,采取這種攻勢呢?
戰鬥在午時展開,當戰鼓聲響起時,進攻的號角隨即傳遍軍隊,率先發起攻擊的時楚軍,在兩軍空隙的十裏平原帶中,楚軍兩翼騎兵,率先朝兩翼發起了進攻。
吳軍中軍的夫差見自己所料不差,不由信心大增,立即命令加強左右防禦,同時命戰車部隊準備,當距離中間隔離帶隻有五裏之遙時,夫差當下揮動了令旗,明戰車部隊發動了進攻。
熊勝此時親自率領左驍騎軍,衝在部隊的前頭,當吳軍中軍戰車部隊發動攻擊之時,熊勝隨即舉起了長槍,很快楚軍的號角之聲再變,緊接著戰場上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隻見一直朝吳軍兩翼突擊的騎兵,突然成交叉形,形成一個圓錐,直接插向了吳軍的中軍方向。
而此時楚軍前沿地帶的弓弩兵,在麵對吳軍的戰車衝鋒時,隨即成扇形退了回去,出現在吳軍戰車麵前的時,早就悄悄被楚軍放的橫七豎八的木頭,上麵釘滿了各種鐵棍,當吳軍的戰車,在見到眼前出現的這種木頭時,早已經刹車不及,隻能無奈的衝了上去,轉眼就成了車毀人亡的結局,摔下戰車的士兵,沒有死的,也被弓弩手給解決了。
楚軍的左右驍騎軍,此時已經如一道利劍般,直接殺進了吳軍中心地帶,沒有了前沿戰車的防禦,吳軍中軍部位的防禦,顯得薄弱異常,當飛馳的騎兵殺來時,吳軍頓時潰不成軍了。
“殺啊!”楚軍這時發動了全麵的進攻,戰場上頓時呈現了壓倒性的局麵,楚軍自然是節節勝利,一舉消滅了吳軍主力,夫差也在這場戰爭中被殺!
公孫雄被俘虜,伯嚭也被俘虜,伍子胥因不同意決戰,被留在後方,最後見局勢已敗,他隻有拉攏了一些殘兵,投靠了齊國,這一戰下來,楚國徹底掃滅了吳國。
從此吳越之地,盡歸於楚國,戰爭結束後,熊勝隨即率軍北上,大大的震懾了中原各諸侯,方才回兵穎川,大有問鼎中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