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大將軍公孫雄,自從知道夫差要趁勢追擊楚軍之事,一直感到有些不妥,但又苦於無法說服夫差,於是他悄悄的派人緊急把這個消息送回了吳國。
當伍子胥接到公孫雄送來的消息後,心下大急,連忙派人回信公孫雄,讓他點起部下兵馬,密切關注前方戰事,準備隨時接應吳王夫差。
卻說夫差緊追楚軍,見一路丟下旌旗,武器、盔甲等無數,以為楚軍軍心大散,正在大部分逃散,心下一喜,更是緊追不舍。
這日傍晚時分,吳軍追至廬江地界,此時天已經大黑,吳軍點起火把,正準備連夜追趕,忽見前麵驛道之上,堆滿橫木,上有布條寫著“吳敗楚勝”。
吳軍還沒反應過來是這麼一回事時,突然驛道兩旁的山坡叢林之中,萬箭齊發,不知道有多少楚軍藏與其中,膽寒的吳軍,頓時大亂,被楚軍打的措手不及。
夫差見中了伏擊,急忙傳令改變陣形,企圖穩住陣角,但在麵對楚軍的強力攻擊下,混亂的士兵,那裏還聽的進夫差的將令,各自四散逃跑。
楚軍見吳軍四散奔跑,隨即發動了攻擊,從四麵八方趕來的楚軍,殺奔而來,直殺的吳軍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夫差見大勢已去,眼看自己被楚軍包圍,當場就想拔劍自刎。就在這個時候,南邊突然殺出一條火龍,緊接著是奔騰而來的戰車轟鳴聲,隨後傳來的是呐喊之聲。
原來趕來的援軍,正是公孫雄所率領的二萬大軍,這股生力軍突然而來,給被圍的吳軍,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兩軍隨後裏應外合,對楚軍發起了反擊。
剛還以為勝利在望的楚軍,被這股生力軍的一衝殺,頓時大亂起來,加上楚軍戰力,本沒有吳軍勇猛,自是無法抵擋。
吳楚兩國軍隊,加起來十餘萬,就在這不到百裏的地區內,進行了一場殊死戰鬥,這場大規模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待到天明時分,楚軍最終抵抗不住,全麵告退,丟失下數萬具屍體,狼狽而逃。
而吳軍雖然最終勝利,但也無力追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楚軍而去。這場戰爭是近十幾年來,吳楚之間,持續最久,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待吳軍清理戰場之後,發現戰死二萬四千多人,一萬五千餘人受傷,戰鬥能力損失九成。
而楚軍丟下的屍體更是多達三萬,俘虜傷兵三千餘人,六萬楚軍,折損大半,其中輜重武器,還有帶走的傷兵,怕是戰鬥能力,同樣損失在九成之上。
這場發生在廬江的殘酷戰役,徹底的削弱了楚國的實力,也徹底的使越國,走上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