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章 請公公明言(1 / 2)

姿蘭這樣安排,自然是有她的理由的。

雖說不想在明麵上太過表現出對趙瑩璿的幫襯,但是,在暗中使一些勁還是可以的。

趙瑩璿今日的高燒來勢很凶猛,應該是這些日子以來,心頭鬱結難以排遣所致的。

這樣的高燒,又是不到十歲的小女孩子,所以,指望就這麼一下子就能完全退去,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因為如此,姿蘭已經打算今日夜間就守在這裏外間房裏麵,睡在這裏的軟榻上了。

因為,十歲以前的小孩子發高燒,那都是上上下下的需要來回折騰好幾次,才能達到真正退去的效果的,姿蘭自然是要守在趙瑩璿的身邊看著她度過今晚最凶險的這一關的。

所以,姿蘭才這樣的安排,她這是想要看一看,繡枝的眼光如何?給趙瑩璿的身邊選貼身伺候的,當然是要好好把一把關的。

不過,要說姿蘭對這件事情,那倒也沒有,李皇後的眼光又怎麼會錯?要不然她又怎麼能坐穩這個皇後的位置?

隻要李皇後不是心存故意的不仁不義,那麼,她給趙瑩璿身邊所安排的人,那定然是不會錯的了。

帶著榴衣和香圓,姿蘭跟著李公公,一起前往趙元侃的宮殿。

先前讓李公公稍稍等候了一會兒,那是姿蘭想起了她身邊沒有帶著打賞用的荷包,有備無患這一點她是知道的,不管等一下是否用得上,帶在身邊總是沒有錯的,因此,她特意讓榴衣回了一趟她的房間。

這一準備,還真就準備對了,走到這裏的宮門口,姿蘭就被十幾個跪倒在地磕頭的太監和宮女給堵住了去路。

姿蘭當然是不知道的,這一招其實是趙元侃故意安排的,他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看一看她的應變能力和慮事的周全程度,看看她是不是真同他聽來的傳言所描述的是一樣的?

關於姿蘭的傳言,趙元侃也是很早就已經聽到過的,但是,那個時候,他並不以為意。

一是因為趙元侃對書法和繪畫這兩者都不是很感興趣,雖說都懂一點,但是自己卻不是很喜歡上手;二是因為聽說姿蘭還隻是一個孩子,他有些不太願意相信。

可是,昨日在趙元儼那裏吃的那一頓晚膳,還有在那堆俗不可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辰賀禮之中,突然看到的那一幅可以說是的確雅俗共賞的《鬆鶴笛韻雙俊圖》。

這才讓趙元侃的好奇心被徹徹底底的給勾動了起來,因此,今日一早,在聽說趙瑩璿發燒這件事情之後,他便想出了這麼一招,其實明知道是非常拙劣的招術,讓李公公去把姿蘭給請過來。

不過,趙元侃這麼做倒也不是什麼別有企圖,他隻是太顧及自己的顏麵了。

而且,趙元侃知道,就算是別人看著都明白,那也是不會有人對他此舉說三道四的,至少,他這樣做並沒有太越矩就是了。

還有,趙元侃還聽說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最近一直都跟著金一丁,同他交往日漸深厚的司天監監副王兆良,竟然是姿蘭以前的舊相識。

而且,姿蘭同王兆良,以前還曾經有過一段類似於青梅竹馬感情的交往。

不但如此,趙元侃問了金一丁之後又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王兆良之所以進宮來當官,那完全都是為了想能見到姿蘭,想和她之間能縮短往日分別之後拉開的距離。

更有甚者,趙元侃居然還從趙光義那裏聽說,他的父皇和母後不僅特別賜封了姿蘭一個七品丹陽縣君的封號,而且還想給她指婚,竟然是想要指為為親王的正妃。

並且明確的表示,這件事情勢在必行,那個縣君的封號,就是為了這個才特意先打下的伏筆,畢竟,姿蘭在高府並非嫡女,身份很是尷尬,如若沒有這樣的一個特別的封號,那是絕對不能指婚為親王的正妃的。

因為姿蘭如今年紀尚小,所以,現在就先把這個伏筆下好,等到她到了適合婚配的年紀,那麼就可以按照趙光義所想的去辦了。

聽到這樣的話,趙元侃有些驚愕了,趙瑩璿年紀小,被姿蘭給哄住,他並不覺得有什麼意外,可是就連趙元偓,趙元儼,甚至是父皇和母後都對她如此的看重,這就讓他不得不應該要重視一下這個才十二歲的小姑娘了。

盡管趙光義並沒有對趙元侃說明白,是想要把姿蘭指婚給哪一個皇子。

盡管趙元侃知道,自己已經娶了王妃,父皇和母後是不可能再給他指婚一個王妃的。

但是,不管這個姿蘭會指婚給誰,就算是天生就病痛纏身的六弟趙元偓,那也是父皇的親骨肉,是他趙元侃的親兄弟。

趙元侃認為,他不管怎樣,都是應該要考量一下這個高家的四姑娘,高姿蘭的能力和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