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將至,遠在西南小鎮的張坤,此時卻沒空思念千年後的家人。剛升任前廳管事,而且臨近年節,生意異常的火爆,還要為春節當日的預定做準備。
前幾日跟著江岩去益州出了趟差,益州也就是現在的成都,是四川的大都市。采購完川香樓所需物品後,也順帶給朋友們帶了一些禮物回去。給店裏共事的夥計們帶的是益州的小吃,雖說湄洲也有上好的果子,到底沒有益州種類多。給錦繡的禮物則是一個雕著梅花的簪子,式樣簡單,做工卻是極精細的。
分給同僚們禮物後,坤把小李子悄悄喊過來。小李子隻有14歲,手腳卻非常麻利,極有眼色。因為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又多,就早早的出來務工掙錢補貼家用了。坤升成管事後,小李子就由坤負責派遣差事。
“小李子,幫姐姐個忙可以嗎?”坤悄聲道。
“坤姐,這是說哪裏話,您吩咐便是。”小李子趕忙說。
我這兒有幾樣東西,你抽空幫我送到蘇府吧。坤說著就將從益州帶回來的東西交給小李子。
因為子由大婚的筵席也是川香樓負責的,所以小李子跟著坤去過兩趟,坤一說小李子便知要去哪兒了。
坤將禮物分成三份,並在每份上都做了標注,所以小李子交給蘇家門房,由門房遞給主家。
給小蘇的是一把玉竹做的折扇,坤自己又在上麵加了句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子由小小年紀但卻喜怒不形於色,還是他的新婚娘子說:“夫君雖不多言,嘴角怎麼忍不住上揚啊?還是喜歡坤姐的禮物嘛” 。史湘雲的性格極好,經常打趣他那位不苟言笑的夫君。
“夫君快看,我的是畫本子誒。坤姐真是太懂我了”看到自己的禮物時又開心的和子由分享。子由看著娘子寵溺的笑了笑。
王弗這邊也正看著坤送來的禮物。一個是十八籽的手串,是恭喜阿弗懷孕的;另一個是一支紫毫筆,筆杆處雕刻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好一個阿坤,真是玲瓏心思,王弗與子瞻也是相視一笑。
而老蘇夫婦倆,更是對坤讚不絕口了。程夫人晚年喜歡禮佛,坤就送了一個極軟的墊子,為的是保護老夫人的膝蓋;老蘇愛寫文章,就送了澄泥硯,把老蘇開心的一晚沒睡。
禮物送的從來就是心意而已。
年終獎,不隻是現代打工人一年到頭惦記的,古人也是一樣,臨近年末,大家都盤算著自己能發多少銀子,有家室的就想著用這些錢置辦些什麼年貨,家裏還需要添置些什麼物件。
東家平時來店裏不多,每逢大事兒才來。但每年年末是一定到場的,一來聽一下掌櫃彙報本年的營收情況,二來也顯示東家仁愛,關心夥計。年終的賞錢也必定是東家親手發給夥計的,再說一些今年辛苦,明年繼續加油之類的場麵話。
坤得的年終獎不少,在這邊兒沒什麼親人,自己又吃住在店裏,花銷並不大。發賞錢的時候坤就留意到了小李子的神情,這小子平時嘻嘻哈哈的,看著挺歡騰,其實心裏藏著事兒呢。
年節,對富人來說是過年,對窮人來說就是過關。小李子14歲就出來工作,想了想自己的14歲又在做什麼呢?是做作業?還是玩遊戲?亦或是補習班?
怎麼幫助他呢?直接給他錢肯定不妥,對於一個要強的孩子自尊是多麼的重要啊!
這會兒不是飯點,客人也不多,坤正尋思著小李子的事兒走神呢。子瞻跟子由過來了。
坤姐想什麼呢?這麼入神!子由先開口說。子由之所以喊坤叫姐。是坤因為現實就是23歲,夢裏的自己也是。而此時蘇轍才16歲。
坤跟張掌櫃打了聲招呼,就跟他二人出去了。就近找了個茶館,邊喝茶邊問他倆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既能保護小李子的自尊心,又能實實在在幫到他。
“你得先知道他家目前最需要什麼,比如是因為父母生病了,致使貧困?還是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難以糊口?隻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幫到他”蘇軾幫坤分析道。這樣吧,你告訴我跟子由小李子家住何處?我們先去了解一下狀況,咱們再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