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的轟鳴聲漸弱,十幾個小時的漫長飛行,飛機終於降落在了希斯羅機場。
司佳琪揉了揉早已僵硬的脖子,抬眸望向窗外。此刻的機場正籠罩在一片霧氣之中,跑道上亮著微弱的光,襯出些許朦朧的美感。
跑道是濕的,應該是在下雨。
司佳琪的手不覺拍了拍身側的包,慶幸自己早先準備了一把傘。畢竟今年已經是她來倫敦的第三個年頭,這點先見之明還是有的。
潮濕的雨季總是會喚醒司佳琪對潭城的記憶。
那座她生長了十餘年的城市也如這般,每年總有幾個月,仿佛吸進鼻腔的都是水汽。
這次暑假回家,司佳琪帶的行李不多,返程自然也是輕裝上陣,隻背了一個雙肩包。
不用等托運的行李,司佳琪出關後便朝著地鐵的方向走去。
“十一?”剛到出口,她就突然聽到一聲呼喚。
今晚接機的人並不多,司佳琪沒費多少氣力就人群中捕捉到了熟悉的身影。
是邵禹哲。
說來也巧,司佳琪第一次在異國他鄉偶遇這個有過一麵之緣的故人,就是在這個機場。
彼時她初來倫敦,約好要來接機的堂哥蔣知明不見人影,打電話詢問才得知他已臨時出差,歸期未定。
掛斷電話後,司佳琪收到了一個地址,是堂哥幫自己找好的學生公寓。
正當她發愁如何帶著兩個大箱子去這個地址時,她聽到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循聲望去,她看到了陸佳琪,那個和自己名字相似的女孩子,以及她身邊站著的邵禹哲。
“真的是你!”對視過後,陸佳琪將自己的行李扔給了邵禹哲,快速跑到了司佳琪身邊,熟悉地挽上了她的手臂,語氣中透著驚喜地問道,“你怎麼在這?!”
“我來這邊上學。”司佳琪笑著回答。
盡管她與陸佳琪自那年跨年後便沒再見過,但在陌生的環境下重逢,她們還是很自然地把對方劃入了“自己人”的範疇。
“考了哪個學校?”邵禹哲“申請”加入了群聊。
得知司佳琪在劍橋後,陸佳琪立即發出了同行的邀請,原因無它,隻因“司機”邵禹哲好巧不巧正是劍橋大三在讀的學長。
有了熟人帶路,司佳琪內心初來乍到的忐忑終於少了幾分。
車上的閑聊間,司佳琪逐漸得知陸佳琪並不在劍橋就讀,而是在倫敦學藝術設計,但是現在還沒到開學的時間,所以她準備先去劍橋待幾天。
八卦心起,司佳琪悄悄湊到陸佳琪耳邊,輕聲問道:“所以,你和邵學長是……?”
她的兩根食指輕輕碰了碰,替代了“情侶”兩個字。
陸佳琪的外耳框泛起淡淡的粉色,難得嬌羞地點了點頭。
司佳琪了然,其實她早該發現端倪,隻不過當年被“白月光”這三個字衝昏了頭,她才會執意認為陸佳琪和蘇俊文才是一對。
大學的三年間,司佳琪與這對小情侶保持著往來,大多數時候是陸佳琪來劍橋,有時是邵禹哲捎上司佳琪一起進城,去倫敦找陸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