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敗人生(1 / 2)

周慶已經三個月沒有開單了。

房屋中介這行,保持穩定的開單率,是所有從業者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則。

然而,當整個行業都步入了寒冬之時,即便像曼海這種一線城市,也難逃樓市低迷的困境。

房價下跌導致持幣觀望者增多,此時敢上車者,隻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不懂行情盲目跟風,另一種就是錢太多了沒地方放,隻能投入樓市,寄希望於下一個上漲周期。

可周慶心裏清楚,自己隻是雲雲從業者中的一粒塵埃而已。

前些年行情好的時候還能分一杯羹,如今每月領著不足千元的基本工資,溫飽都成了問題。

更何況誰會願意養一個閑人,看來離店長將自己掃地出門的日子也不遠了。

周慶也不是沒有想過轉行,可他自打畢業以後就入了這一行,硬是咬著牙堅持了六年。

其他領域從未涉足過,期間隻是在朋友的慫恿下,嚐試做過汽車銷售,可沒幹幾天就又回到老本行了。

這也難怪,相比其他行業,中介的時間安排確實要靈活一些。

除了輪崗值班,其他時間幾乎都是騎著電動車在外找房源,帶客戶。

這也多了很多零碎的時間可以忙裏偷閑。

於是路過市場時順道買點菜,接送女兒上幼兒園等瑣事,就都成了周慶的任務。

周慶的妻子在裝修公司做設計,工作時間比較固定,還經常加班。

因此家庭工作就更多的落到了周慶的肩上。

他對於這種分工倒也不抱怨,誰讓妻子比他掙得更多呢。

周慶和妻子張敏是大學同學,大三時確定的戀愛關係。

可張敏剛畢業就懷了孕,按當時的情況,兩個人未婚先孕,且剛踏入社會,要孩子是很衝動的行為。

可張敏自幼體弱多病,她的父母聽說身子骨虛的女人懷孕不容易,如果打胎就很難再懷上。

所以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之下,張敏和周慶很快結婚,並稀裏糊塗把孩子生了下來。

兩個還沒玩夠的年輕人,早早就踏入了為人父母的行列。

突然壓下的生活重擔,讓兩個人很快磨沒了卿卿我我的甜蜜,轉而變成了努力支撐家庭的協作者,過著麻木而缺乏激情的日子。

周慶掐滅煙頭,無聊地坐在電動車上翻看手機。

七月的曼海潮濕而悶熱,身後就是店鋪,可他並不想跟其他同事躲在屋內吹冷氣,此刻他的心比冷氣更冷。

“慶哥,想啥呢?”

一隻手搭了在周慶的肩膀上,周慶回頭一看,是新來的同事小劉。

“沒啥,無聊翻翻手機。”周慶敷衍一句。

小劉看了一眼屏幕,“是你女兒吧,這是在表演什麼節目嗎,真可愛。”聽到這句,周慶瞬間陰轉晴,“可愛吧?幼兒園裏的其他女孩兒都比不了。”

小劉遞過來一支煙,周慶接過叼在嘴裏,小劉識趣地點煙,隨後自己也點了一根。

“慶哥,我聽說了,看來公務員的素質也不咋地。”也許是為了表示憤慨,小劉一邊說一邊往地上啐了一口。

小劉說的是前兩天周慶被跳單的事情。

跳單這種行為在二手房市場並不鮮見。買房通過中介找到了滿意的房源,但具體進入交易階段時,卻繞過中介直接找房東殺價並過戶,從而省下一筆中介費。

一邊利用一邊架空,說白了就是讓中介白忙活一場。

中介人員為了規避這種風險,一般情況下都會爭取和賣方簽訂獨家售房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

或者如果賣家找了多家中介合作,不願簽這種協議,中介人員也會盡量扮演撮合者的角色,盡快促成交易。

畢竟很多賣家還是希望通過中介交易,認可中介的專業性,盡可能規避風險。

而買家也不想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通常也不會輕易打跳單的主意。

不過,因為房價上漲,按百分比抽取的中介費也居高不下,這個行規飽受詬病。

這回輪到周慶倒黴了。

周慶從業以來,遇到過房東惡意提價,同行惡意搶單等行為,但買家跳單還從來沒有遇到過。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這回他就遇到了一個硬茬。

買家是一名公務員,自己介紹是在林業局上班,想在周慶熟悉的濱江路一帶買個改善房。

看到對方是公務員的身份,工作體麵,收入穩定,周慶自然是全身心投入服務。

連著兩個月,逢周末就整理出備選房源,不顧休息帶看。

甚至有時候對方心血來潮,想在晚上看房,周慶都是隨叫隨到,從無怨言。

就這樣竭盡心力地服務,終於在上個星期,對方看中了萬泉公館的一套四居室。

但這套房子裝修豪華,加上這個小區有優質學校加持,房子變得十分搶手,價格也比同小區的房源高出一截,但這也正是吸引買家的地方。

看到買家十分心動,職業敏感度讓他感覺距離成交就差添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