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搶總比坑蒙拐騙好(1 / 2)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連綿雨勢方退,天光乍破,落了一地斑駁的金色光影,稀稀拉拉地撒在無夏都城。

“娘娘剛一發動,這下了整整一個月的陰雨便退去了,可見娘娘腹中皇嗣得天庇佑,是我無夏之福!”

“您瞧這天色,哎喲,老奴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壯麗的景象!”

“陛下您看,方才那道七彩霞光,正好照在大殿中央,這是大吉之兆啊!”

“……”

深深宮牆,芳華宮外,年邁的太監總管給身前的明黃色背影打著扇,滿腹好話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外倒。

當今聖上上位六年無所出,嘉貴妃這一胎屬頭胎,頗受重視。自辰時娘娘發動時起,陛下就已帶了行仗過來守著。帝王親自守在殿外待產,這等殊榮,就算是放到無夏史上,那也是罕見的。

大封的聖旨早已寫好,就連皇貴妃的服飾也都預備齊全,由四個小太監端端正正捧著,一絲都不敢懈怠,就等裏麵的消息出來。

這般情形,但凡不是個傻的,都知道該捧著說話。

皇帝撇過去,用手掩著淺打了個哈欠,不鹹不淡地橫了他一眼:“你何時掌了欽天監的職?”

剛過雨的天氣還有些悶,催的人想打瞌睡。便是能誇出花來的巧嘴,落在等待已久的帝王的耳邊也跟蚊子叫似的,嗡嗡個沒完。

見著主子眉宇間的不快,老太監慌忙跪下:“奴才不敢,奴才失言,奴才這就……”

帝王眼神陰鷙地看著麵前求饒告罪的身影,恨不得一腳踹過去。

這沒用的老東西,跟了他七八年了還這麼沒眼色……哦,不對,跟了他八七年的李公公上個月被他賜死了。

想到這裏,帝王心中的不耐更甚,正欲叫人結果了這人時,門外卻突然傳來一陣嘈雜。

“陛下!不好了陛下!”

那老太監一骨碌爬起來:“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陛下!有兩個妖人一路騰雲闖進宮裏了!”

“大還不速速攔下妖人?若是驚擾了聖駕,你該當何罪!”

“臣實在是攔……”話還沒說完,餘光便瞥見兩道熟悉的身影從自己身側走出,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滑下,侍衛當即失了言,驚恐地縮成了一個鵪鶉。

皓袖虛靜,纖塵不染,絳袂靈動,寸跡不留。一灰一白兩道身形,踏風嘯流雲,迆迤而來。一步踏出,似有山海之距,一息,二人便在帝王跟前站定。

隻一眼,便能看出二人本事不小。

老太監的舌頭有些打結,一番話在嘴裏咕嚕咕嚕滾了一圈,用盡全身的力氣才堪堪喊出來一聲:“大膽……”

帝王怕他冒犯貴人,揮手止住了他,可天曉得,他能喊出來兩個字已是極限,見著帝王揮手頓時鬆了口氣。

“兩位道長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早聞無夏新帝英明神武,威儀天下,愛民如子,恩澤天下。時和歲稔,為百姓之福。老道今日路過此地,見此處宮闕霞光萬丈,遍布祥瑞,便知陛下有喜。”手持葡萄藤的灰衣老道上前,長眉掩蓋住了他的神采,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他緩緩道:“我與師弟二人到此,一是為賀陛下弄璋之喜,二是為獻寶。”

“獻寶?”帝王微微皺眉:“是何寶物?”

“寶物有三。”灰衣老道橫過葡萄藤,手掌在藤尾輕輕一拍,隻聽哢嚓一聲響,一株桃樹頓從腳下生根,蜿蜒而上:“一為昆侖山極巔,所生靈植一株。”

“食之,可延壽一甲子。”葡萄藤掃過枝幹上的三個小桃子,老道淡淡道:“此為寶一。”

“軒轅之山,有鳥焉,其狀如嫋而白首,其名日黃鳥,其鳴自談,食之不妒。”

灰衣老道從懷中掏出一把寶扇和三根香:“此扇取黃鳥尾羽所製,此香為黃鳥心血所作,引燃驅之,可破奸佞妖邪,萬惡不侵。保朝中清明,後庭和順。”

“此寶二也。”

長生的誘惑,任哪個帝王都抵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