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燕侯府邸,公孫瓚召集麾下文武,正在商討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糜家商隊還在來幽州的路上,但是曹操和袁紹開戰的消息已經由錦衣衛傳回來了。
“諸位,錦衣衛傳回消息,曹軍已經北上,袁紹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雙方再次對峙於白馬津,此次我軍將趁勢而動,諸位有何看法都說說吧。”公孫瓚看著眾人道。
“主公,經錦衣衛調查,袁紹至少有四十萬兵馬,如今三十萬南下,剩餘十萬兵馬分別在防備我軍和北方,屬下建議以雷霆之勢解決這十萬敵軍,可一鼓作氣,拿下冀州。”許攸建議道。
田豫聞言點了點頭道“子遠所言有理,如今我們錢糧充沛,兵甲富足,更有神機營這樣的殺器,隻要用兵得當,還是有把握一戰而勝的。”
“主公,屬下在想,袁紹南下對付曹操,難道會想不到我們趁勢進攻嗎?他會不會有什麼防備?”關靖此時出言道。
對此,主管軍事的陳宮笑道“這一點其實可以想得到,但是袁紹不是主動對付曹操,而是被動應戰,一旦輸給曹操就會節節敗退,喪失這個河北,在這個時候,他可顧不上我們會不會襲擊他,擋住曹操才是他的當務之急,能夠留出來十萬兵馬防著我們和北方,這已經很不錯了,估計也是袁紹對付我們的唯一手段了。”
陳宮的分析很有道理,公孫瓚讚同道“的確如此,錦衣衛可曾探知這十萬兵馬的部署情況?”
許攸聞言答道“主公,目前在中山國部署有八萬兵馬,分別是廣昌城五萬,蒲陰城三萬,在雁門關有兩萬兵馬鎮守。”
“主公,敵軍分而防之,我們正可破其一點,亂其部署。”陳宮聽了許攸的情報後道。
公孫瓚思索片刻後不再猶豫,當即安排了軍事部署,隻待曹袁兩家正式交兵,公孫瓚便襲擊冀州。
初平四年三月底,曹操派出樂進率領兩萬士卒,大小船隻千餘,向北進軍,意欲渡過黃河,搶奪白馬津,袁紹派出大將文醜沿岸阻擊,雙方交戰一天一夜,殺得血流成河。
聽到軍報後,袁紹勃然大怒道“傳令文醜,無論如何都要給吾擋住曹操,絕不能丟失白馬津。”
“主公,如今曹軍先鋒已經登陸北岸,雖然文醜將軍據險而守,但是撐不了太久,屬下建議派一大將,從東麵倉亭津渡河,襲擊曹軍後方,如此可解白馬之困。”謀士田豐建議道。
袁紹聞言大喜,正待下令,卻見審配冷哼道“主公萬萬不可,曹操強攻白馬津,怎麼可能忘了倉亭呢?那裏必然有重兵埋伏,若是強行渡河,恐有全軍覆沒之危呀。”
此言一出,袁紹猶豫起來,不知該如何是好,田豐聞言怒道“若不試探,怎知曹操有沒有埋伏,我軍三十萬,而曹軍隻有十萬,白馬津地勢險要,大軍無法全部鋪開,分兵他處於我軍有利而無害呀。”
言罷,田豐再次建議道“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白馬津我們投入五萬兵馬已經最多了,去再多人也無用處,此時有二十五萬大軍閑置,派往他處尋找突破口,正是時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