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幽州的變化(2 / 2)

老伴聞言白了一眼道“你還知道貴呀,也不說留著等孩兒成親的時候用。”

“哈哈哈,咱兒子可說了,他們酒廠的工人有內部價,便宜,還說他爹我的白酒呀,管夠兒,哈哈哈!”

“不過話說回來,該省也得省,這好日子都是公孫大人給的呀,嘿,你是不知道,我們磚廠的老家夥們鉚足了勁的幹活,都想早點完成公孫大人的任務啊!”張老頭一邊喝酒一邊說。

老伴聞言,長歎一聲道“倒也確實是,咱們跟了公孫大人,苦日子算是熬出頭了,家裏五畝地的稅錢也少了那麼多,明年可得好好種上一茬糧食,這人頭稅也少了,嘿,你還別說,公孫大人就是想著咱老百姓哈。”

“那是,這還用你說?”

……

同樣是姓張的人家,張貴一家在薊縣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豪門了,隨著公孫瓚一統幽州之後,張貴便開始試著接觸官府,想要謀求一個職位,要知道他家祖上曾在朝廷擔任過三品大官。

讓他沒想到的是還沒來得及搭上公孫瓚的線,就有官府的人找上門來了,土地收歸官府,這誰能忍?

在薊縣這麼多年,好不容易通過各種方式積攢下了上百畝良田,如今一句話就要收走?

張貴忍無可忍,在官府第二次上門之際,便率領府中家丁將官府之人抓了起來,本打算以此表明自己的態度。

不曾想當天夜裏,安全局包圍了張家,將全家老小都給拿下了,第二天便開始對張家人進行審訊。

張貴大喊冤枉,要求麵見公孫瓚,卻不想這時又出現了錦衣衛的人,送來了張家這幾年所犯罪行的證據,甚至還有一份份口供。

讓張貴膽寒的是,這些證據和口供並非隨意編撰,而是自己真實做過的事兒,比如早年間為了多留一條路給鮮卑族走私鐵器,為了搶占田地而殺了一家老小五口人,一樁樁一件件,讓張貴啞口無言,無從抵賴。

最後張貴跪地求饒,便是願意將土地交給官府,奈何官府不再接受,而是直接依法處置,張家財產全部充公,田地進行丈量後被百姓領走了。

出了這一檔子事之後,薊縣的百姓都知道幽州牧公孫瓚不看世家的臉色行事,百姓們歡欣鼓舞,而一個個世家則是猶如驚弓之鳥,生怕第二天自己被拿到官府問話,尤其怕那神出鬼沒的錦衣衛抓住自己的小辮子。

紛紛爭先恐後的來辦理土地交付手續,並按照田稅要求領取自家的土地,至此,薊縣土地改革順利開展,以此推進到整個幽州。

安全局和錦衣衛密切配合,在幽州拿下了不下五十家犯事兒的世家貴族,整個幽州風聲鶴唳,但是老百姓卻出奇的活躍,絲毫沒有世家那樣的緊張氛圍。

看著錦衣衛報回來的土地法執行情況,公孫瓚滿意的點了點頭,嘀咕道“正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