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工人的家庭中。出馬已經近9年了,也就是俗稱的跳大神。
關於跳大神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會有所聽聞,但不是行內的人,了解的應該隻是一些皮毛。
據傳聞說跳大神的死後無法進入輪回,這應該也是與幫助的一些香客有關係。因為有些事情的幫助會無形的造成我們本身要替別人承擔很多的業障,結果到了最後導致自己無法擺脫。
而且現在出馬貌似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所以我想我應該把一些出馬的故事以及我的一些經曆記錄下來。
但是故事終究是故事,一些行業內的祖訓不能違背,這樣不僅會讓行業毀於一旦同樣也會使自己萬劫不複。比如:祖訓有曰:“傳香一脈,不可外傳,如外傳則天譴之。
就像很多人都了解一點出馬看事的大多數都是手舞足蹈,百態萬千的。但實際上大部分自稱是出馬的人士連這個行業的全稱都回答不上來。實際上,南茅北馬出自於電影情節。其實也是有考究的。
大體的意思是長江以南的百姓信奉“道”者較多。而長江以北的百姓信奉“地俗文化”較多。所以我們行業的全稱根本不是什麼薩滿,跳大神,出馬。而真正的全稱實則是北馬傳香人。
現在大部分自稱是出馬人士都喜歡神神叨叨,自稱能與仙家溝通上,甚至有的說腦袋裏有影像和畫麵。到對於現如今的階段實則都是精神不正常的前奏。
就如同行話一樣,我們這行叫頂香的、來找你的客戶叫香客(也可以叫東主,緣主)、看事前得點香(也叫燃香請仙)、香得插在香爐碗上,也有香童及香身的說法。
所以,在這些叫法上都有一個規律就是都會體現一個“香”字,這也就體現了北馬傳香的重要性。
北馬全堂12根香,根根香火根根意,根根香火根根立。所以看事與溝通是沒有絕對的關係的。
眾所周知,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老前輩,一個香爐碗就能揚名四海,而現在花裏胡哨五花八門卻依然大不如前,同樣也造就了這個行業變得烏煙瘴氣,讓信奉的人嗤之以鼻。
因為之前的老前輩是捆全竅,俗稱捆死竅。它是由仙家完全占據弟馬。在弟馬毫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與緣主香客說出所有的情況。而現如今呢,大部分是捆半竅,也是現如今大部分弟馬表現一些手舞足蹈現象的原因。因為在弟馬手舞足蹈期間,作為弟馬本人是有主觀意識的。這也導致了為什麼十個看事的能說出十種情況的根本原因。
那導致捆半竅的弟馬手舞足蹈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在正式立堂之前得先請領堂的師父的仙家下來,得給說道說道,要象征的說道說道。這時的領堂師就會手舞足蹈,得得瑟瑟的。再加上由於個別人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不足和骨子裏認為出馬就應該手舞足蹈的模式就形成了默認的動作,所以就也就形成了這種潛移默化的思維認知。
而捆半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準確來講是三十五年之前。因為那時捆全竅的老前輩越來越少就導致了個別的頂香的生出了貪心就研究起了和二神一起配合立堂口進而謀生的一種手段。這也導致了很多很多善良的信眾立堂立早了,更有甚至沒有出馬的緣分也立上了堂口。這也造成了很多後續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現在大多數的紅色的單子上寫著各路仙家的名號也是完全不對的。在之前捆全竅的老前輩有的是一個香爐碗就能遠揚四海,而也有的是會供奉紅色的堂單,但是堂單上的名字也不會很多,隻是個別的幾個。因為仙家的性格和人也是一樣的,有比較張揚的,就需要將名號裸露在外,有的比較內斂,就不需要,所以就什麼都沒有,隻需要一個香爐碗就可以。因為揚名不僅僅是揚個別仙家的名字,而是某某門府的大堂人馬大堂兵。所以很多仙家是不注重外在形式的。
然而現在大部分都是通過二神的敲鑼打鼓請仙下山。其實這也是為啥很多出馬弟子立錯堂營的根本性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出馬弟子認為仙家能聽人的擺布。其實這種想法就是錯的。
人隻能解決人的事。而人根本擺布不了仙家,更不可能讓仙家以人的意誌作為轉移。因為隻有出馬弟子得到了老仙家的認可仙家才能下山並進而促成堂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