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孕本源,石猴驚世出。
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清氣上升化為天,濁氣下降化為地,蓋有女媧造人,以五彩之石補天,後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曆經三皇五帝,世界之間,就分為了東西南北四大洲,分別是東勝洲,南瞻洲,西牛洲和北俱洲,此章就單講其中的東勝洲。
話說在東勝洲之東,有一要來國,國土不大靠近海邊,在海中間有一座山,因為此山盛產各種名貴瓜果,周圍的小國都需要從這裏進口,所以就被稱為瓜果山。
瓜果山高約數千丈,峭壁林立,峰巒疊嶂,霧氣繚繞,懸崖峭壁之上生長著各種奇珍異果,瓜果山山頂之上有一大石球,方圓一丈有餘。著名軍閥郭大帥來到此地以後曾題詩一首“遠看石球大,近看大石球,果然石球大,石球果然大。”
此石球吸天地日月之精華,飲百川歸海之甘露,曆經千萬年風吹日曬,久而久之,竟有感而孕。一日石球迸裂,蹦出來一個比之前的石球小一號的石球,見風而動,從山上滾滾而下,滾至半山腰石球碎裂,又蹦出來一個更小的石球,如此反複,直達山底,遂化為一足球大石球,迎風而長,看其外表,竟是一石猴。
這隻石猴在瓜果山中,與人一樣,可以行走跳躍,食山中瓜果,飲山澗清泉,與各種飛禽走獸為伍,雖然不曾修煉,卻自有一身本領,領著山中數百猴子猴孫,占山為王,不時去山中村落幹些偷雞摸狗,胡作非為之事,日子過的好不快活,隻是苦了瓜果山的村民,搞的整個瓜果山烏煙瘴氣,民怨沸騰。
村民對其進行了幾次圍剿都無功而返,因為此猴於山中尋得一座洞府,藏於一座瀑布後麵,因為洞中有一水潭,與水潭石壁之上生有一朵金蓮,潭水深不見底,日日夜夜水流不止,故其名曰,金蓮洞。若無飛簷走壁的本事根本就進去不得,每次圍剿,石猴見情況不對就率眾猴藏於洞府之中,村民遍尋不得,隻好無功而返。
三番五次下來,搞的勞民傷財不說,還沒有一點效果,此猴反倒是越來越猖狂,竟然趁著村長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潛入其家中將其最愛的花澤芫荽的寫真偷走。村長大怒,卻沒有絲毫辦法,隻好在村口張貼一張告示,若有誰能想出辦法,救瓜果山的百姓脫離苦海,賞白銀百兩。
隻是石猴現在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劣徒。雖然財帛動人心,奈何自己沒有金剛鑽,也不敢攬那個瓷器活,告示貼出數月卻未曾見到有一人獻計。
這天村長坐在家中正一籌莫展之際,卻聽有人在門外喊到“這裏是瓜果山趙村長家嗎,我看村口貼有一告示,若能完成可得白銀百兩,做得了數嗎??”趙村長聽到有人竟然能有辦法解決這個大麻煩,趕忙出門迎接,看清來人竟然是一書生打扮的趕路人,隨即問到,“先生真有本事治得了此猴,不僅白銀百兩一應奉上,全村老小也會對先生感恩戴德。”
書生便說“本山人自有妙計,隻是暗室難防隔壁有耳,我們還是借一部說話吧。”隨後就把書生請到了裏屋,仔細將門窗鎖好,才和書生互通姓名。
“我叫趙德彪,是這瓜果山的村長,這段時間這個猴子可將我們瓜果山霍霍慘了,先生要是有妙計能治此獠,我必感謝你八輩祖宗!,先生貴姓?”
“趙村長客氣了,免貴姓王,名德法。小子不才,雖然說不上學富五車,但也算是飽讀詩書,來時已對這石猴有所了解,心中已有定計,趙村長隻需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便可。”
次日一早,村長就派人於山中尋得奇珍異果數百斤,隨後命人將其中掏空,放入高度白酒中浸泡三天三夜,在將其封好,然後全部堆放到石猴下山的必經之路上,眾人就找地方躲了起來。
果然不出兩個時辰就看到一隻石猴從山上而來,上躥下跳,飛簷走壁,看此情景,應是打算下山去做壞事,不多時就來到了堆放果實的地方,石猴看看四下無人,雖然心中有所警覺,但是猴子畢竟是猴子,天性使然,縱然知道是個陷阱,但難掩心中好奇,天人交戰片刻後,終究抵不過奇珍異果的誘惑,伸出手拿了一個果子,嚐了起來,不曾想泡過酒的果子竟是別有一番風味,接著便再無顧忌,就著奇珍,吃著異果,風卷殘雲一般將果子吃了個大半,不多時就已經口齒不清,醉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