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淵國境內,一處陡峭的山峰前,山頂似與天邊相接,一眼望不到頭,懸崖峭壁上方有一個村落,零散住著幾戶人家。屋內,師父忽然倒地不起,一位十七歲的少年跪在師父耳邊大聲呼喚,師父、師父,快醒醒。老者在一聲聲呼喚中,勉強睜了睜空洞的眼睛,努力抬了抬胳膊,將手裏一枚木頭牌子交給荊棘,荊棘連忙張開雙手,接了過去,隻見牌子上雕刻了一個類似鍋框樣的圖案。老者用盡所有力氣,斷斷續續的道:“棘兒,為師大限將至......你……不要難過。此木牌關鍵時刻可保你一命......務必……拿好。記得,去樟梓國找何光”。說罷,便閉上了眼睛。荊棘輕輕撫摸著師父斷了半截的右手食指,看著師父的麵孔,仿佛熟睡一般。
床頭的年曆上寫著,庚子年二月十二日,驚蟄。師父素來有過完一天撕掉一張年曆的習慣,於是,荊棘替師父撕掉這張日曆。往事一幕幕浮現在腦海,在師父七十歲時,收養了被拋棄在深山的棄嬰,也就是後來的荊棘。在師父的庇護下,荊棘得以健康長大。師父善於擺弄木頭,尤其善於做棺材,棺材都是用上好的木材,一遍遍打磨而成的。漸漸的,師父的手藝遠近聞名,有白事的人家都會上山找師父訂做棺材。棺材,便是小荊棘唯一的玩具,一排排棺材整齊排列在地上,小荊棘從這個棺材竄到另一個棺材,覺得十分有趣。他常常躺在棺材裏,翹著腿看師父砍木頭,削木頭,在師父靈活的雙手下,木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就連自己駕馭木頭的功力,也是師父傳授的。
師父的床頭總是放著一摞書,時不時的翻上幾頁。而唯一的消遣就是到茶攤,叫上一壺茶,跟一群老頭高談闊論。那個時候,荊棘就蹲在旁邊,挖沙子、捉蟲子,聽著聽著,漸生困意,最後,在迷迷糊糊中,被師父背回家。
強忍悲痛,荊棘將師父放進他生前自己做的棺材裏,漆黑的棺材四個角上麵嵌著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木契子,不敢想象,師父在為自己做棺材時候的心境。突然間,荊棘發現,棺材上麵,同樣雕刻著類似鍋框樣的圖案,荊棘也沒心思多想,埋葬了師父,帶著木雕牌子踏上了去樟梓國的路。
沿著下山的路走了一天一夜,荊棘終於來到山腳下,他回頭望了望,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木牌,握緊拳頭,堅定的向前走去。師父沒了,他並不知以後的路該如何走,因此,他決定聽從師父臨終前的囑咐。
此時正值陽春三月,本應百花盛開、綠草成蔭,但路上卻一片廢墟,房屋被燒、莊稼被毀、整個村莊已被火海吞噬。一路上屍體遍布,老幼都有,血腥的場麵讓人心驚膽戰。荊棘心裏恐懼到了極點,恨不得馬上插上翅膀飛走。走著走著,一陣陰森森的寒氣撲麵而來,荊棘猛然一抬頭,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被掛在樹梢上,大大的眼睛裏充滿了恐懼,眼角沾著凝固了的血液,嘴巴半張著,好似是在哭鬧中被摔死的,他早已沒了生氣,樣貌十分滲人,荊棘心裏咯噔一下,一股涼氣從腳心直竄腦門,頭皮發麻,兩條腿也不由自主地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