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誰懂啊,當人的時候識人不清,被人背刺害死,誰想得到死了還不安生。
我是純元,是的你沒聽錯,我就是烏拉那拉柔則,憶往昔,風光無限,可是誰又能知,這些看似巧合的事情暗處,是有多少人費盡了心思,在各種利益裏反複橫跳最後得出最有利最有勝算的結論。很顯然,我就是那個結論,哦,不是我,是他,胤禛。當初胤禛尋求烏拉那拉家族的幫助,助他奪嫡,可當年九子奪嫡是多麼激烈,烏拉那拉家不敢輕易將寶壓在並不如何受寵的四皇子胤禛身上,但也不敢得罪,這些皇子明爭暗鬥,哪有一個省油的燈,於是思慮再三後將我的庶妹宜修送進了四皇子府,雖是庶出,但烏拉那拉家的女兒去做一個不受寵皇子的側福晉顯然也是綽綽有餘的,況且身後還有烏雅家族,胤禛的生母烏雅成璧,這件事是當初烏拉那拉夫人進宮求了當年的德妃,後德妃又求了皇帝,皇帝應允後賜下詔書,冊封宜修為皇四子胤禛側福晉,隻說等誕下皇孫後可酌情加封為福晉。德妃一心念著的是她的小兒子登上帝位,所以對於胤禛這樁婚事並無不滿,高高興興就應下了,即使皇帝當時將宜修一個庶出直接封為福晉她也不會多說一句。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至於為什麼最後又是我當了福晉呢,這事兒說來話長。
彼時我也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眼看著庶妹都已經嫁出去,我額娘也是著急,幾次與我父親交談後得知我父親早已為我相看好人選,隻待我去見一見。庶妹進四皇子府後沒多久,父親母親也為我定下了一門親事,對方是撫遠將軍之子,見過兩次,世上男子都差不多,總歸都是要嫁人的,看他也還算順眼,便跟額娘說了說,那年宜修15歲,我16歲(非曆史),於是兩家迅速定了親。後來宜修有孕,我是真真替她高興,她臨近生產時說要找娘家人進府陪產,我當時也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她了,所以當額娘來找我一同去的時候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進府後,我見到了宜修,她已經懷胎7個月快8月了,她的肚子尖尖的,已經是起不了床的程度了,這樣大的肚子,著實讓我害怕。原是我進府陪產的,沒成想成了宜修每天安慰我說沒事,婦人總要過這一關的。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下去,可這麼久了,足有半月,我一次也沒見到我這個妹夫,他從未來看宜修,我問時宜修隻說四爺公務忙,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了。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進府一月後,那天一早母親就將我叫去她房間,她說的話,我至死還記著,她告訴我,宜修不過是進府來替我探路,以我容姿,必是要嫁與最好的男兒,如今皇帝膝下子嗣就剩這幾個,四阿哥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一個,他身後的助力太多,連德妃都不得不重視起這個兒子,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馬奇,允祥和允祿兩個皇子也站隊於他,十四阿哥允禵站隊老八,無論如何他是登不上那個位置了,之前將我許配,隻因我是烏拉那拉家的嫡女,如若有皇子看中我們家的勢力驟然提親或是直接請皇帝下旨她和阿瑪恐無力回天,隻得先將我許配出去,這件事瞞的極好,沒幾個人知道,當時做的打算本就是有人來提親就以此為由拒絕,實在不行就直接與將軍之子成婚,然而現在基本已經確定四皇子有八成希望會榮登大寶,所以,她要我!去!勾!引!胤!禛!是的,我的妹夫。我自然不肯,雖對嫁人並無抵觸,但是要我嫁給妹妹的丈夫,和妹妹共侍一夫,我絕對做不到。且宜修一向與我交好,我額娘是個鐵腕鐵拳鐵石心腸的人,她在府中一向說一不二,底下的姨娘們都被收拾的妥當,宜修的生身母親也是得寵過一段日子的,但她謹小慎微,對我額娘恭敬有禮,從不忤逆,有孕後更是連門都不敢出,因此也失了寵,我額娘也並非惡人,見她如何恭敬,便早就告訴她生出來若是女兒就由她自己養著,她也的確是個好的,教養出來的宜修也是謙卑恭順,隻是不論到哪都是拜高踩低的,府裏下人見她不得寵,又隻生了個女兒,便不怎麼好好照看了,時常缺衣少食,甚至生下孩子後阿瑪也沒去看過她們母女,我想大抵是因為是個女兒的緣故吧。我額娘呢她一個人要照看這一整個府裏所有的事情,時間長了難免也就將她們母女忘之腦後,所以她月子裏落下了病根,那些年一直病怏怏的,更是少見出門了,隻在院裏教養宜修,隻是終究是孱弱,在宜修11歲時撒手人寰,當時我額娘幾乎都要忘了這麼個人。那是我第一次見宜修,小小的人,比我瘦多了,她趴在母親的棺槨上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我也被她悲傷的情緒感染落下淚來,後麵,她就跟我們回了院子,由我母親教養,隻是她生身母親剛離世,也就沒有直接記到名下,也全了她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