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元帥說了,賠款黃金五百五兩,白銀五千萬兩,牛羊一萬頭綢緞一萬匹,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議和之人必須是大宋丞相以及一名親王。”言畢金使還環顧四周看了看宋人表情。
李綱聽聞此話怒發衝冠:“你莫要欺人太甚,你!我告訴你!我可不怕你,想要就自己來拿。”
趙桓見李綱有些情緒失控急忙道:“李丞相,莫失了禮儀,金人乃蠻夷也,他們不講理,咱們可不能如此呀。”
趙桓自己都忍不了,可為了大事不得不先一忍再忍,因害怕李綱情緒失控計劃暴露於是開口勸阻。
金使沒好氣的說:“自己來取?你以為我們不敢嗎?待我軍破城之時可就不止這個條件了。”
孫傅也沒忍住回懟:“這汴京城可是你們想破就破的。”
金使大笑,出言嘲諷:“我軍4萬人馬一路南下,如入無人之境,現已經占領27個州了,一個汴梁又算的了什麼,你們保不保得住很難說呀。”
趙構見雙方火藥味越來越足連忙開口:“金使不遠千裏到此,先去歇息吧,我等商議後再給你滿意答複。”
“我看行,安排好人服侍本大爺。”說完金使頭也不回,大搖大擺的走了。
見金人走後趙構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趙桓這裏,而趙桓則是不慌不忙的到龍椅旁。
“說說吧,誰願往康德議和?”
聞言蔡京連忙表態:“啟稟皇上,大難當頭,理應是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報效朝廷,效忠皇上的大好時機,無奈老臣現在是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這上朝已是寸步難行,恐怕沒到金營就命喪黃泉呐。”
李綱聽罷嘲諷道:“我怎麼不知道蔡大人生病的事呢,你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朝廷用人之際病了,你這是避禍還是免災啊!”
“皇上麵前休要胡說八道。”
“我又沒病怎麼會胡說八道。”
“李綱大人這麼有擔當,不如就派李綱大人前去。”蔡京的黨羽(走狗)張邦昌站出來回懟
“去便去,我李綱還怕不成?”
果然還是按曆史進展著。趙桓眼見時機成熟又道:“李愛卿為人正直,快言快語,如果去金營,可能會惹出些事端來,還有誰願往。”
張叔夜收到趙桓的示意說:“臣願意去金營,可臣並非丞相。”
張邦昌聽見又有愣頭青上來送死,急忙打圓場:“皇上,無妨,臣覺得張叔夜大人勞苦功高,封他做丞相即可。”
“朕認為可行,你們看如何呀。”
絕大多數都表示甚好,甚好。
“既然如此 就這麼決定了,那親王裏誰願往。”
“皇上,趙構願往,臣願為皇上分憂。”
“好,康王願往,可喜可賀,既然事已商定,退朝。”
不多時,趙桓便在大慶殿召見了趙構,李綱,孫傅,張叔夜。
“趙構,你可知這金人不像遼久沾王化,是虎狼之邦,可從來不講信,此去九死一生,你真願意去麼。”
“趙構身為皇族,責無旁貸,現在大宋有難,理當挺身而出,為江山,為社稷,何惜一死。”
不得不說年輕的趙構還是有血性的,可是後來為了權力,竟然幹出,哎。
“康王有如此擔當,朕甚感欣慰。不過朕此去和談已有他選,你要做的就是藏起來不能讓別人發現。唯有如此方法才能保全你,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