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陰暗、潮濕、破敗不堪的詔獄裏。牢房的牆壁滿是斑駁的石灰層,牢房的地麵是硬邦邦的泥土,上麵爬滿了各種昆蟲和老鼠。在牢房的角落裏,有一堆堆的垃圾和破爛,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站在牢房門口有一位十五歲的年輕人,嘴裏各種汙言穢語,衝著對麵的牢房一頓輸出。
嘴裏怒罵“方孝孺就你還是讀書人的種子,我呸,你也配?”
而牢房的過道裏走來一個以身穿四爪金龍麵肅然為首,身後跟著一個身態浮腫卻不乏精明的青年以及一個三角形眼眶目光犀利的僧人仿佛能看透人心。最後跟著一些詔獄官吏。
聽到有人罵方孝孺,為首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永樂大帝朱棣開口問道“此人是何人”
“此人名叫方中傑,寧海人士,十五歲乃是方孝孺的遠房子侄,已經罵了一個時辰了”身後的詔獄官吏答道。
也就是以後鼎鼎大名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聞言世子朱高熾眉頭一緊嘴裏呢喃著“子侄罵叔父”但也沒表露太多。
朱棣故若所思“走且去聽聽”
而這邊對此一無所知的方中傑還在抑揚頓挫的激情演講者。
“您可真是我的好叔父,您熟讀四書五經,想仗義死節,想流芳百世,想要報建文的君恩沒人攔你,為何你要高喊誅我十族又如何?你看看這牢房裏因你獲罪的人,您不感到愧疚嗎?他們何其無辜,您的親朋好友以及您妻子兒女何其無辜?就您這樣的行為還流芳百世,我呸!”
“太祖皇帝賞識令你 齊泰 黃子澄輔佐建文,你們就是這樣輔佐的?
周王酷愛醫學典籍,組織編撰《普濟方》《袖珍方》《救荒本草》等醫學文獻造福百姓,你們是怎麼下的去手的?
還有湘王少有大誌,常以輔佐社稷、濟世安民自勵,湘王兒時可跟建文一起長大,卻因你們被逼自焚以證清白。
太祖剛走你們就是這麼報答的?真的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牢房對麵一臉憔悴的方孝孺剛開始聽著自家子侄辱罵自己覺得是他是貪生怕死。
邊上的學生想要爭辯,都被他一一攔下。嘴裏說著“不管怎麼樣都是因我而起,讓其宣泄吧”開始的時候也不太在乎。
聽到太祖皇帝的時候眉間微皺,聽完自家子侄所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時候,
胸口很悶,胸中有股氣在翻湧,感覺到喉嚨開始發甜,一股鮮血在往上湧,腦子裏一直回響著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變昏了過去。
身邊的學生看到一把扶住方孝孺,喊到“先生,沒事吧。不好先生吐血暈過去了”牢房裏一片亂麻。
走道裏的朱棣故有所思對身邊的紀綱吩咐“派人去看看,找個大夫看看”便帶著一群人朝詔獄外走去。
方中傑見此也隻能哀歎一聲,嘴裏卻又不知道呢喃著什麼。走到角落坐下沉思,五天後就要被問斬了,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