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君策》
作者:天籟紙鳶
首發時間:2010年5月7日
…………………………
無所不用其極向來是君主的專利。作為臣子,君主說你對,你便是奇才,君主說你錯,你便是庸才。要大展宏圖,通曉如何投主上所好方乃正道。
蘇子侯剛到陸國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這滑頭有七個腦袋八個膽,至於他後來縱橫朝野的原由人們也知道,以其先方後圓侍君之道。隻是他的圓是門麵上的,底下可是一路有棱有角橫衝直闖到底。某一個夜月花朝的晚上,他竟對陸昭王說了一些很是犯上的話:
“古人言君子有三戒,少時戒色,壯年戒鬥,老時戒貪。明君三宮六院擺得端平,更不會讓寵妃愛妾插手朝政,是以色亂朝政,倒與婦人無甚幹係。好色未必是昏君,好男色極可能是昏君,若寵男臣,那可是昏得天黑地暗了。”
陸昭王雖在朝廷上皺皺眉便會把滿朝官員嚇得尿褲子,蘇子侯卻認定了他不會因此動怒。
果真此君不是官高脾氣大的主兒,但與蘇子侯預料的答案“寡人止寵臣”迥然不同,陸昭王答得從善如流:“古人亦雲:人無疾,不可交。寡人之疾,便在好色。”
籠中的鳥,網中的魚,該如何逃?
蘇子侯長歎一聲,打頭一遭深知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奧妙。
四年前陸國曾出過一件大事:卿大夫司馬成大穿著朝服準備上朝,卻在菜市被侍衛拖走當場來了個腰斬。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上台的人總要威風威風。但剛繼承國君之位的陸衡一把火就把野草燒了個盡。司馬死後很久,臣子們都還沉浸在恐怖的夢魘中不可自拔。
重點是隻是沒人知道陸衡這一出究竟是為了殺雞儆猴,還是另有所圖。以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自己才把妹子嫁到燕國,立了後,司馬成大就進諫說要打燕國。嬰鱗獲罪的事老一輩的臣子都已司空見慣,畢竟陸爹,也就是當今天子的伯舅便是個典型亂砍人的,但為了向別國獻媚而砍人,還絕對是稀罕。之後許多大臣都在底下搖頭歎氣說此乃又一失政昏君,都選擇了徹徹底底的安靜,等待江山易主或者早死早超生。
獻媚也就罷了,但燕國實力並不比陸國強大,甚至還弱上那麼一丁點兒。
這一切實在顯得有些詭異,直到兩年後,陸衡橫了心一舉伐了燕國,人們方知幹掉其他公子奪取王位的天子果真不是個池中之物。
公主被哥哥接回陸國後哭得幾乎瞎了眼,上吊引椒伏刃切腹吞金均未果,最後屈服在陸衡派出的蠻漢以奸屍要挾淫威之下,安靜地蜷縮在深宮中,再也不出來了。
那時,連先皇最頭疼的趙司空都甘拜下風。
也是從那以後,陸衡的形象在陸國不僅光輝高大起來,還熠熠生輝。
王卒,歸葬於燕,陸衡既而聽說有一根小草沒斬除幹淨,乃是燕文公(1)的小兒子安國君。安國君的名聲幾乎比他父親還要響亮,城府極深,腦子還頗靈光,惟寡言、個頭小、長得太失禮讓他爹瞅著都覺得不順眼。
是年,陸衡親訪舊址鄴邑,總算把逃跑的安國君逮了個正著,卻不幸為又一根小草阻攔。那根小草庇護孩童身材的安國君進狗洞後自己卻逃不掉,差點被陸衡派人當場捅了。但是,陸衡沒有捅成這小草,反倒演變成小草自刎未遂陸衡強行壓製。
不怕死的趙司空曰:自陸君繼位,求死之人就特別多。
此子大名蘇子侯,是燕國的青年俊才,年前方出仕,委任中大夫一職。陸衡惜才,說什麼也不讓他抹脖子,把他拖一路拖回了陸國,望與謀政事,卻嚇傻了所有人。
時逢初春,桃李爭豔,蘇子侯頭戴黛青冠帽,一襲白袍站在杏花樹下,淺淺回眸的一瞬,大半個朝廷的男子都快斷了袖。
於是很快的,此子因貌美而免於一死的傳聞悄悄傳開,盡管陸衡這石頭心子真沒那點意思。有膽兒肥的勇於進諫,無辯,黜之。
誰知蘇子侯看上去是個文弱雅致的公子哥,性格卻像是脫韁的野馬一樣蠻牛都拉不回。但陸衡認準了他年紀尚輕,並不是那種國亡人亦亡的死忠老臣,答應了在陸國出仕,卻因為心底還有一絲微妙的自尊而遲遲不肯放下身段盡心盡力。換做別的君主,大概很快就砍了他的腦袋,但陸衡可是出了名的馴馬人,馬兒暴躁,他甚是歡喜。
蘇子侯雖是個牛脖子,但在朝中人緣卻是意外的好。老公卿們對於這種無野心又富於春秋的黃毛團兒總是格外包容,時常給他警句的同時又希望他多鼓搗些亂子,以便聲東擊西轉移君上的注意力。當然也有些許人見不得他一來陸國就拿下小司馬一職,硬憋著的不悅也老實寫在了臉上。
陸衡說,蘇子侯年紀輕輕就在燕國當了中大夫,顯然和燕文公有個三親六故,如果他一來就枉屈了他,唯恐此子難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