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兩小孩聽話,不跟大人唱反調,在場三個大人全鬆了口氣。孩子沒有硬要回家,他們的安排就不會被打亂了。
餘無憂的大姨姚梅看著自己丈夫悶著不說話,隻得自己開口,試圖讓婆婆媽安心離開:“媽,你放心去找你老姐妹些玩。孩子這兒有我們看著。”
對自己兒媳婦的話,李奶奶還是很放心的。她兒媳婦肯定是一個唾沫一個釘,說到就會做到。
若是她兒子跟她保證什麼,她反而要懷疑是不是太陽要從西邊出來了。
她接著又對兩個孩子老生常談囑咐著,茶館裏有人斟茶倒水,就會拿著開水壺到處走,讓兩個孩子不要在茶館內打鬧,免得不小心跟開水撞上。茶館地麵是水泥地,要是因為跑起來摔到,身上很容易擦掉一層皮……
餘無憂知道李奶奶的嘮叨是好意,隻邊聽邊點頭。
常常在家被奶奶念叨的李娜娜心情就很堵了。她渾身扭個不停,滿臉寫著不耐煩。
餘無憂很快就發現了表妹的“小”動作。她餘光向大姨大姨父瞟去一眼,兩個大人眼神中滿帶嫌棄,但看不出絲毫想管的意圖。
有時候,餘無憂真不知道怎麼說她大姨一家好。她家是管她管得太多,她大姨家是大姨大姨父管表妹管得少,李奶奶又太嚴厲。
以至於,後來她表妹成了個即使挨打,也我行我素的滾刀肉。大姨家再沒人能管住表妹,又覺得表妹種種行為不好的時候,又讓她用表姐的身份去勸,去管。
這父母做得跟甩手掌櫃似的。
有一旁乖巧的親戚女孩做對比,李奶奶看著孫女一副二流子的模樣,就更來氣。她甚至覺得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她和她家老頭,都是斯斯文文的讀書人,當了那麼多年老師。可生不出這樣的孩子。
當年抱養孩子還是該仔細挑挑的。兒子廢就罷了,孫女現在這麼小在外麵就這麼混,以後還不知道要怎麼丟她們家的臉。
如此想著,李奶奶眼睛動起來,搜尋四周有沒有稱手的教具。
李奶奶的眼神一下凶惡起來,餘無憂就覺得不好了。偏旁邊這個強種還不知收斂,臉還是那麼臭。
她忙搖搖表妹的手,悄聲“你臉上收一下。不然待會兒,村上那麼多認識的人在邊上看著你挨打,可不好看。”
勸了那麼多次表妹,餘無憂多少還是摸得到她表妹的脈。
不怕打,不怕罵,隻擔心一些會讓她在同齡人中間社死的事。
李娜娜之前光想著自己要是挨打,還能跑了。
被她表姐一提醒,才想起茶館這兒熟人還挺多。有的人還是她同學家長。
她在這兒,當著那麼多人被打,放完假,回學校,肯定會被人說嘴。
立刻,李娜娜再不耐煩,還是老實收起自己的不滿神色。努力麵無表情地跟著她表姐一起點頭。
雖不知道餘無憂跟孫女說了什麼,但瞧著孫女的變化,李奶奶甚是滿意。
在家裏放肆些,也行。但在外麵不知道裝出乖巧的模樣,讓別人瞧他們家的樂子。李奶奶可不願意答應。
現下,孫女既然沒再跟自己公然唱反調,李奶奶自然當剛才無事發生,不會在公共場合給孫女沒臉。